第49章 大姐姐加入與導演的作用(求追讀!)
“我愿意出演這個角色,很有挑戰性,不過……”
“不過什么?飛紅姐你大膽說。”
“周洛,你能教我怎么畫分鏡頭腳本,怎么當導演嗎?”
“我看中了一個故事,想把它拍出來,但是一直沒太好的想法。”
周洛笑道:“這分鏡頭腳本可不好學,飛紅姐你可要慢慢來。”
周洛兩世為人,也不是一點長進都沒有。
起碼在分鏡頭腳本這方面,周洛的理念在國內非常先進。
一般的分鏡頭腳本就是一條一條的展示情節,只有關鍵場景才會比較精細。
周洛的分鏡頭腳本突出一個漫畫感,和好萊塢超大制作,比如《泰坦尼克號》那樣的也不遑多讓。
說到這里,好萊塢的分鏡頭腳本其實是非常精細的,投資越大越精細。
因為好萊塢是制片人中心制,分鏡頭腳本越詳細,越能保住作品的下限。
好萊塢的制片人就靠著這些分鏡頭腳本來控制導演拍攝。
當然,并不是說導演就是工具人。
制片人中心制是好萊塢電影工業的選擇,可以保證大方向不跑偏。
導演則是在細微處做文章,主題的把握、場景的調度、時空結構和聲化造型的選擇。
舉個例子,11年的獻禮片《辛亥革命》。
其中有一段,隆裕太后起用袁世凱,劇本上寫的很簡略。
(劇本我就不貼了,有興趣的讀者可以翻閱《中國作家》影視版2010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