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保險公司的作用(求追讀!)
制片人給投資人畫了個大餅,比如說,我這部電影會請來鞏麗和葛尤。
投資人一看,這好啊,影帝影后集齊了,爽快掏錢。
然后過了一段時間,制片人來了一句,鞏麗受傷了,葛尤生病了,兩個人都來不了。
換了幾個三線演員來出演,投資人這時候就被綁架了。
當然也有另一種可能性,投資人比較聰明,不見兔子不撒鷹。
制片方就去騙演員,演員簽了合同,但是投資還沒談。
制片人就拿著演員的合同去忽悠投資,忽悠到了那就開拍,忽悠不到自然一拍兩散。
不過這一來一回,演員的檔期就被搭進去了,無形中錯過很多機會。
所以美國的保險公司就提供這種業務,類似后世的支付寶。
資方把錢支付給保險公司,保險公司負責聯系演員工會,安排演員試鏡。
演員試鏡通過后,保險公司打錢給演員;
雙方沒成,保險公司就扣幾個小時的勞務費,雖然貴,但是不騙錢。
而且因為你的預算是固定的,一旦超支,保險公司會全額支付超支的部分。
所以保險公司的預算審查非常嚴格,對想在劇組里伸手的人嚴加防范。
像陳可欣這種慣犯,《武俠》里6000美元一頂的草帽,號稱全球就一頂。
《投名狀》里給李蓮杰做了一件黃金盔甲,號稱造價100萬,后面根本沒用上。
這種情況在保險公司的監督下是不可能發生的,屬于是老牌資本主義玩剩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