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3章 慈善基金會
如今僅是一個希望小學的慈善項目,就已經將林謙送上了風口浪尖,如果未來再多來幾次這樣大規模的慈善項目,到時候恐怕就不是央視新聞頻道要來采訪他了,而是新聞聯播要采訪他了。
所以林謙需要未雨綢繆,提前做好準備。
慈善基金會,就是個能很好轉移公眾視線的承載體。
它既能滿足林謙繼續完成慈善向系統任務的需求,又能滿足林謙隱藏在后面,減少大眾對其關注的需求。
從今以后,如果慈善基金會順利成立后,那么如果系統再發布一些類似捐助向的任務,那么林謙就可以以慈善基金會的名義去進行,以慈善基金會的名義去曝光,從而最大程度減少林謙自己的曝光度。
在完成正義審判這個任務的七天時間里,林謙翻閱了很多資料,對慈善基金會做了一個比較全面的了解。
慈善基金會,分為公募和非公募兩種形式。
公募的慈善基金會擁有公募權,擁有向社會募捐的權利,但所謂擁有權利的同時,它承擔著很大的義務,那便是透明度。
公募基金會的透明度需要非常高,各種財務支出、內部治理要求、信息披露程度都需要公開透明,可以說是非常的嚴格,自由程度很低。
而非公募基金會,它往往隸屬于私人、組織或是企業,它沒有公募基金會所擁有的公募權,是禁止從社會吸納善款的,他的善款來源非常有限,只能來源于特定的群體或是個人。
但同時所謂是有利有弊,由于不存在公開募捐活動,因此信息披露要求相對較低,同時組織開展定向募捐時,無需備案,自由程度非常高。
所以在公募和非公募兩者間,林謙選擇了非公募。
因為林謙根本不缺錢,根本不需要從社會上募捐資金,相比募捐的那點錢,林謙最想要的是自由。
當然了,想要成立非公募基金會,各種手續、資歷、條件繁多,即便是林謙想,也是很難達成的。
成立慈善基金會,林謙除了私心以外,也是真的想做點實事。
其實從年初開始,因為希望小學的這件事,林謙的手機就一直沒有停過。
從最開始的付洋等人,再到后來付洋等人的朋友,甚至后來是付洋等人朋友的朋友,很多人陸陸續續的給林謙打來電話,都想為彩虹城堡式的希望小學項目貢獻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