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二十二章 讓高麗身敗名裂!向遼帝問責!
明德殿內。
群臣安坐,喜氣洋洋。
別看燕的局勢這般大好,一步先步步先,不僅將各路反賊消滅,連宋廷的精銳都剿滅得七七八八,但半年前燕王南下時,真的引發了相當規模的恐慌。
開國君王沒有子嗣,萬一有個三長兩短,那國家不僅是動蕩,分崩離析都是完全可能。
現在終于安心,只待登基稱帝!
群臣認為,燕王早就可以登基,昭告天下,徹底改朝換代,只是之前的奏本都被壓下,如今各部運轉正常,也不知這位的打算,才暫時擱置。
李彥坐下后,并不是討論登基事宜,而是將御案上的兩份奏章拿起:“這是今早送來的兩份戰報,都督府已經得知,中書省與六部傳閱一下?!?br/>
都督府一方,盧俊義和花榮的臉色沉了沉,有些難看。
中書省一方,蔡京、朱武和吳用目光一斜,就知道怕是有不好的消息,卻又暗暗奇怪。
難不成現在的局面,燕軍還能受挫?
第一份是南方戰報,眾人一看,眉頭揚起。
好消息??!
史文恭的安肅軍,正式入主揚州,自此江淮防線里的淮河一線,全部控制在燕軍手中。
燕王南下,最具決定性的一戰,就是讓西軍精銳在汴梁城下,死的死,降的降。
至此引發連鎖反應,宋廷招安的賊軍大多復叛,引發營嘯,數萬大軍分崩離析。
不過這也有個壞處,四處都是逃兵,極大地擾亂了兩浙路。
兩浙路就是歷史上方臘造反的地區,是北宋人口最為稠密的區域,單單這一路在北宋末年,就有近千萬級的人口統治,不見得完全準確,但絕對足夠驚人。
這地方如果被賊軍禍亂,那可不是小事,所以近半年來,燕軍的任務其實是一直在圍剿這些小股的叛軍部隊,直到將他們剿滅干凈,反抗的格殺勿論,投降的押上北邊修長城,等到兵災平息,才真正入主揚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