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六十章 這位神醫的治療對象越來越離譜了
上至王公貴族,下至小民百姓一年中的大事,「社稷」一詞,才會作為國家的代稱。
到了后來土地神逐漸降格,變得越來越卑微,受到戲曲創作的影響,最終人們的印象,定格在西游記里面,那些大圣呼之則來揮之則去,專門科普各地妖怪的土地老兒身上。
不過無論是高大上的社神,還是接地氣的土地,如今的待遇都太慘了。
「此地確實相較于其他地方要破敗許多,怎么會連一個人都沒有的?」
徐渭和朱十二同樣有些震驚,但很快找到了理由:「土地神許久未曾顯靈,不受香火,也是應當。」
相比起普通的大明世界,這是一個有神佛的世界,甚至曾經的四大部洲里面,有許多神仙共居,如此一來,信仰供奉是雙向的,一旦神靈久久不顯靈,香火也會衰敗下去。
別說土地神了,就說沿海地區的祭海,是為了拜大海、祭龍王,以祈禱一年四季風平浪靜,漁獲豐收。
但由于近年來天氣越來越惡劣,大明船只多有葬身海浪,反倒是倭寇的船只來去時都是風平浪靜,就有龍王和媽祖娘娘不再庇護子民,而倭寇的頭領是蛟龍所化的傳聞。
久而久之,祭海變得越來越敷衍,對龍王媽祖顯靈的信奉越來越少,整場大典淪為走過場。
李彥從不將希望全都寄托在神靈身上,但在西游世界,神靈信仰該用則用,也不能全部舍棄,吩咐道:「祭祀!」
道士們開始清掃廟宇,擺放貢品,備下疏牒,準備正統的祭祀儀式。
錦衣衛也一起幫忙,未到正午,一切就準備完畢。
由道士上前,開始念誦福德正神寶誥:「志心皈命禮一方土谷,萬姓福神,秉忠正烈,助國衛民,應承簡命,座鎮一方,黎庶瞻仰,司職功曹……」
寶誥也叫誥章,在道教中,原指神仙傳達的圣意,后來衍生為贊頌神仙的駢文,多以歌詠形式,贊美道教神仙的修行以及功德顯化的典故,首句都以「志心皈命禮」為開頭,表示虔誠頂禮膜拜。
李彥聽著聽著,就知道他們敷衍意味太濃烈,開口念誦:「善惡昭彰而響應,靈通三界,功過糾察以分明,鞏固金湯,奠安社稷,大忠大孝,至顯至靈,護國佑民……」
在他的帶領感染下,氣氛逐漸肅穆,眾人再無之前的漫不經心,神情變得專注沉凝,直至寶誥念誦完畢:「……太上加封,土谷尊神,玉帝敕奉,主壇鎮宮,土地明王,福德正神!」
「禮畢!」
「上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