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春時樓的松風吟剛出,每天客人絡繹不絕,乃至高檔酒樓遍布的西市貴族老爺們,也會過來品嘗。 位置主打一個人流如織。 把寫好的布條掛在樹上,時暮往樹蔭下盤腿一坐。本以為自己有現代醫學的加持,賺錢易如反掌。 沒想到守了大半天,不但沒有一個病人,反而收了一籮筐的指指點點。 路過的百姓都忍不住議論紛紛。 “那是哥兒吧?” “一看就是啊?!?br/> “這是在干什么?” “治頭疼腦熱,日常雜病,尤擅婦女經水不利,少腹滿痛,不孕不育,難產滑產?”讀完布幡的路人連連咂舌,“哥兒也能為人診治?” “一個哥兒不好好在家侍奉丈夫,照顧公婆,出來拋頭露面?成何體統!” “想必是嫁不出去,才這般出來賺錢,可憐可嘆啊?!?br/> 時暮:…… 誰愛嫁誰嫁。 “哪個好人家會讓哥兒出來拋頭露面呢?” “好像是太常寺少卿時大人的二公子。” “啊,我知道,好像是被家中趕出來了。” 圍觀的人越來越多,哥兒依舊神情自若,穩坐樹蔭下,甚至還從隔壁算命的小攤上,借了本《子平真詮》,低著頭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