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千年漕運潤江淮驚天異象醞雙星
第二天早上,當火紅的太陽爬上了樹梢,一陣緊似一陣的夏風迎面而來,道路兩旁柳樹上知了聲聲叫著夏天。持續高溫逼得百姓們有的打井水納涼,有的三五成群地坐在巷口樹蔭下搖著蒲扇。
大街小巷自然有人說起半仙的預言,雖說半仙素來料事如神,可人們還是將信將疑,辯論雙方各執一詞,爭得是面紅耳赤……
就在這時一聲鑼音開道,縣令坐著官轎出了山陽縣。
他一路向西上了運河大堤,大堤兩旁綠樹成蔭,霎時間一股涼意沁入心頭。運河水打著旋渦向南奔流,水面上船來船往。
一條拖隊順流而下,河面上一群群鳥兒追逐著浪花,兩岸鳥聲不絕。不禁讓人想起李白那膾炙人口的詩句,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了。
而另一個大船正逆流而上,纖夫們正奮力艱難行進,沙啞的船工號子突然在具令耳邊響起:“嗨,嗨喲喲,嗬嗨,拖呀,拖、拖拖拖……”
逆水行舟的纖夫光著上半身,五六個漢子曬得烏黑烏黑的,他們低頭彎腰深一腳淺一腳地合力拉纖,一艘碩大的木船劈波斬浪。
纖夫號子聲聲,雖低沉卻有力量。排山倒海般的號子聲在河灣中回蕩,驚得飛鳥一鶴沖天……
縣令掀開轎窗,他看著纖夫們那張黝黑的臉,額頭上溝壑叢生,汗水順流而下砸在地上。
興,百姓苦;亡,百姓苦。縣令暗忖,不知不覺中官轎已來到河下古鎮。
“落轎。”師爺看了御碼頭,他笑盈盈一合折扇大聲發出指令,轎夫們連忙停轎。
縣令站在河堤向東遠眺,灰墻黛瓦、古色古香的河下古鎮盡收眼底。此刻古老的石板街上叫賣聲此起彼伏,街道上摩肩接踵。
“大人小心臺階。”師爺前邊引路,他攙扶著縣令拾級而下。
“好滑!”縣太爺腳下一滑,幸好被師爺拉住,他嚇出了一身冷汗。腳下十幾級寬兩三丈的石板,被歲月打磨得油光發亮。
“香,真是太香了!”縣令嗅著店鋪炸馓子的香味,嘴里不住叫好。
終于來到了平緩的石板街上,百姓們早已撤至兩旁,自覺讓出一條道來。縣令此刻放下官威,快速踏著青青石板路來到了河下街深處。
山陽縣令驚觀天象,那兩條青龍活靈活現的形象讓他寢食難安,第二天一早他就坐著官轎尋蹤到河下古鎮。停轎御碼頭拾級而下,腳踩一塊塊大小不一的青石,漫步在古老的古鎮街道上,發現古鎮樞紐地位真的不可或缺,它與運河毗鄰,更與千年漕運息息相關,淮安府千年漕運源遠流長。
青青石板,訴說著古鎮千年滄桑。悠悠街道,綻放著河下百年風采。勤勞樸實的百姓們穿梭于狹窄的古板街上,市井生活氣息特別濃郁,縣令心中大喜,在他的轄區內百姓安居樂業,豈不是大功一件?
欲知后事如何,且聽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