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夜奔縣城總督府 千年漕運振淮揚
徐老爺連忙叫道:“快靠邊,快讓!”
轎夫們一聽趕緊向右邊靠,說時遲那時快,白馬從身邊一擦而過,那馬尾打在一個轎夫的臉上,他痛苦地叫喚著:“你這個畜牲,給你讓路你還給我一下。”
另一個轎夫過來一看同伴臉上明顯一道道血印,馬上安慰道:“你不要跟畜牲一般見識,趕路要緊。”
“沒打你臉上自然不曉得疼。”被馬尾甩到的轎夫心里很不痛快,可不能讓徐老爺等著,于是他忍痛抬起了轎子……
話說沈少爺出了沈府向東,來到了白天特別熱鬧的東西走向的估衣街上,這里是賣衣服的,平時最熱鬧了。大晚上不少生意人早已關門歇業,只有少數住在店里的做著晚飯開著門。
踏上小橋,過了南北方向的護城河,遠遠的就看到各家大紅燈籠高高掛起,街道上明顯亮堂了,酒館、客棧的小二正在路上招攬客人。
而此刻沈府里沈老爺和夫人正在涼棚下乘涼,夫人笑著談起了未來兒媳婦:“他爹,徐家小姐真不錯,我們家祖墳冒青煙了。”
“是啊,我們就準備端午節辦喜事吧。”沈老爺白天到底累了,他洗過手臉睡了。
沈少爺此時此刻正和小龍逛著螺絲街,聞著周邊的店鋪里散發出來的香味,小龍嘴里流著哈喇著。
忽然游興大發的沈少爺說:“走,索性去漕運府署那邊逛逛去。”
“少爺,那么遠?”小龍一聽詫異了。
“怕遠啊,你回頭,我一人去。”沈煒少爺頭也不回直向前去。
“少爺你等等我。”小龍大驚失色,撂起蹶子攆了上去。
主仆二人趁著夜色從河下竹巷街出發,穿過了半個縣城終于來到了縣城中心所在。
“小龍你知道嗎?南有蘇杭,北有淮揚。我們淮安府很有名,山陽縣更有名。”
走累了的沈少爺坐在總督府對面的條石上,他如數家珍講起了歷史,明朝時淮安興盛因運而來,因漕運而來。
隋朝開通大運河后,歷朝皆有利用大運河實施南糧北運,至永樂帝遷都北京,大量人口被裹扶至北方貧瘠之地,造成的巨大糧食缺口,只得依量南方各省糧食主產區供應。
由此,漕糧運輸制度被確立,并設官治漕,勛貴平江陳煊任漕運總兵官,成為首任治漕官,而擔負漕運重任的大運河成為了明王朝的生命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