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寫詩。 辛棄疾的詩一般。 但要說寫詞,辛棄疾可排得上前三。 他與蘇軾合稱蘇辛,與李清照合稱濟楠二安,更有詞中之龍的美稱。 哪怕就是隨便拿出一手,也都是一等一的上乘之作。 想罷。 陳凡直接就搬運了一首《清平樂村居》。 【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吳音相媚好,白發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 既然不被人重用,那么,辛棄疾就回家種田。 這首詞,寫的正是辛棄疾回家種田時的情形。 不過雖然是種田,但與別人不一樣,他的種田一點兒也不無聊。 【你看前面的草屋的茅檐又低又小,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含有醉意的吳地方言,聽起來溫柔又美好,那滿頭白發的老人是誰家的呀? 大兒子在溪東邊的豆田鋤草,二兒子正忙于編織雞籠。最令人喜愛的是小兒子,他正橫臥在溪頭草叢,剝著剛摘下的蓮蓬……】 辛棄疾的詞很容易懂。 這首《清平樂村居》一出,一眾網友便感覺已經置身于村野農家之中。 “好詞。” “文武雙全,這次我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