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怎么又講起了“王安石”和“司馬光”?
緊接著,陳凡就說道:“歐陽修不但文章寫得好,而且他還是一個非常好的伯樂。在他執政期間,我先后推薦了多位知名的文人。像曾鞏,蘇轍……都經過他的推薦。另外,他還推薦了王安石。”
“王安石是?”
“王安石同樣是一位非常有文采,也是一位執政能力非常強的文官。其21歲中進士第四名,后來調任地方治理,有著非常豐富的地方治理經驗。在他的治理當中,他發現北宋看起來一片繁華,但其實各個方面都是千瘡百孔。不管是經濟,還是社會風氣,更或是軍事……這一些,北宋當時都非常的危險。他向朝廷提出了變法的建議,但仁宗并沒有采納王安石的意見。”
“陳凡老師,為什么宋仁宗沒有采納王安石的建議,這個建議不是挺好的嗎?”
陳凡搖了搖頭:“因為在此之前,范仲淹有一次變法,結果這個變法一年就被廢除了。王安石的變法其實與范仲淹的差不多,或者說是升級版,宋仁宗并沒有這么大的魄力再進行變法。”
“原來如此。”
眾人一下子被陳凡所講的王安石給吸引住了。
這個吸引住他們的,不是王安石的詩篇,也不是他有什么詞作,而是他的政事治理才能。
“1067年,宋神宗繼位,這是一位很年輕的皇帝,他也是一個有著極大抱負的皇帝。而王安石的變法,正切合他的理想。1069年,朝廷召王安石進京,任王安石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正式成為宰相,并主持變法。”
“變法剛開始還好,并沒有遭受到太多的阻力。但后來,為了推行變法,王安石采用比較嚴厲的賞罰制定。而這個制定卻被別有用心的官吏利用,最后造成變法各個方面卻是對平民的剝削。隨著變法的時間變長,更是遭受到了保守派的攻擊。司馬光,就是保守派的領袖。”
通過歐陽修,串起了王安石。
又通過了王安石,引出了司馬光。
眾人越聽越感覺有意思……這一些人物都是他們未曾聽說的。
但是,他們的人生經歷卻是如此的精彩。
雖然他們知道,他們這般樣子估計又會被陳凡嘲笑九年義務教育漏網之魚。
接著,陳凡開始講司馬光:
“司馬光與王安石一樣,也是很年輕就中了進士,然后步入仕途。因其為人良善,做事用功,又很刻苦,此外還非常有才華,司馬光一路青云直上,很快就到了京城做官。并且,因為司馬光個人的品性實在是太好太好,好到其他人都幾乎做不到。所以,司馬光在當時成為了文壇領袖,有非常大的號召力。”
這時,有網友問道:“凡哥,司馬光的品性好到什么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