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 陋室銘: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求訂閱)
“咦……怎么感覺輕松自如了?”
說實話。
登上央視的舞臺,陳凡多少是有一些緊張的。
不過。
就在他登上之后,他卻突然感覺一點兒也不緊張了。
不但不緊張,反而還有一些激動,有一些期待。
至于腦海里面系統的提示。
因為這會兒專注于舞臺,所以陳凡也沒有怎么關注。
“今天我要給大家講解的是一位叫做劉禹錫的詩人,劉禹錫是中唐時期的人物,據說其祖先是中山靖王。但這個已經不可查了,后來隨父親遷到了江南。雖然父親在江南只是一個小官,但江南富庶,學風良好,所以劉禹錫不但自小不愁吃穿,在詩詞歌賦方面亦表現出色。”
“18歲的時候,劉禹錫開始游學洛陽,長安,獲得了不少的名聲。三年之后,也就是在劉禹錫21歲的時候,劉禹錫與另外一位叫做柳宗元的好友,一起同榜進士及弟,并任命為太子校書。”
陳凡一邊講。
此時,飾演劉禹錫的話劇演員已經入場,飾演的是劉禹錫參加科舉時的場面。
“幾年之后,劉禹錫又認識了另一位朋友,韓愈。”
所以。
這時飾演這一出場景的,不只是劉禹錫,還包括柳宗源與韓愈。
至于為什么在講劉禹錫的時候要加上柳宗元與韓愈,那是因為這幾位都是同時期的人。
與之同時,這兩位也非常的知名,未來陳凡也將會提到。
“805年,唐德宗駕崩,唐順宗即位。但這個時期,經過唐朝幾代之后。唐朝已經不復當年盛唐之世,各類宦官專權。特別是唐德宗晚年的時候,竟然連軍師部隊的神策軍都交給了宦官把控。而除了宦官之外,藩鎮割據,基本上朝廷已經失去了對于地方的管制權。為了推行改革,唐順宗起用了王叔文等一些重臣。而王叔文又向唐順宗推薦了劉禹錫,不久,唐順宗推出了永貞革新……這個改革雖好,但卻遭受到了舊派勢力的反對,整個改革只持續了100多天就失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