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爭霸中原
楚國已經(jīng)得到了青銅資源,他們有大量的青銅制武器。
這也是讓齊國所忌憚的。
所以。
為什么春秋后期不再像此前那樣有禮有節(jié),這不是孫子的原因。
真要找原因的話。
楚國,可以說是最大的一個原因。
從楚國“熊渠”開始,他們便將周朝的禮儀破壞得干干凈凈。
但這里還有一個問題。
這位學子接著又再問:“那為什么春秋第一霸不是楚國,而是齊國。”
這個問題提得好。
陳凡解釋說道:“之前我們說過,楚國雖然是中原人,但他幾百年前就逃到了南方,然后與南方文化融合在了一起。包括周天子在內(nèi)的中原各個諸侯國,都不承認楚國的地位。他們認為楚國已經(jīng)不屬于中原人,甚至,連楚國人自己都不再說自己是中原人了。所以,當時中原各個諸侯國也并不會承認楚國,哪怕楚國很強大了,也并不能得到一眾中原諸侯國的認可。當然,總體實力上,楚國仍然是稍稍弱于齊國的。畢竟,齊國不只是國力強盛,而且他們也有很強大的威望。齊國可以調(diào)動幾十個國家攻打楚國,但楚國地處南方,又不被中原各個諸侯國認可,所以也沒啥太多的同盟。”
這一解釋,眾人點點頭。
關于春秋時期一系列的不解,也在這時候完全明悟。
“只是雖然齊國的實力稍稍在楚國之上,但他們也不敢輕易招惹楚國。所以,后面哪怕楚國與齊國簽訂了盟約,但楚國仍然是繼續(xù)北上東進,不斷的滅掉其他一眾小國,一路擴大自己的領土。當然,他們在擴大領土的同時,楚國也忌憚齊國的實力,也不太會輕易招惹齊國。就這樣,楚國與齊國暗中較勁了十幾年時間。齊國的實力雖然也還不錯,但楚國亦在此時不斷的向北進攻,不斷的擴大自己的影響力。甚至,到了后面,齊國已經(jīng)與楚國開始了正面較量。齊國聯(lián)合一眾諸侯國攻打楚國的同盟國,但都被楚國輕松化解。直到管仲去世,齊桓公去世之后,楚國成為了當時最強的一個國家。”
不得不說。
楚國到了此時真的實在是太強太強了。
強大到,你都沒能想到,他們竟然能與齊國平起平坐。
甚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