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向來枉費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從法律層面上講,民眾關心的是鄧Y嬌是否構成了犯罪?但從社會層面上講,民眾關心的是鄧Y嬌在面臨強權的侮辱,人身的傷害時所做出的反擊是否要承擔嚴重的后果?(比如坐牢)。如果法院最后判定鄧Y嬌需要坐牢,那么作為普通民眾,在面臨同樣情景時,我們又應該怎么辦?
不得不承認,鄧Y嬌是幸運的,因為這個案件很快就被報道了出來,在全國人民鋪天蓋地的關注下,法院在重壓之下,既考慮了法律的尊嚴,又照顧了一個受害者的遭遇。
當我們反思這個案件時,不由得都會發出一聲感嘆,感嘆弱者的生存環境、感嘆那些仗勢欺人的強權,當我們身臨其境的感受下鄧Y嬌當時的處境時,確實能感受到她當時的心里上的無助和情感上的激動。
當然,我們的法治建設也在不斷的完善和精進,對于歷史的遺留問題和冤假錯案也在不斷的修正和重判,我們堅信我們的法治環境會越來越好,更上一層樓。
寧致遠讀完之后,又將文件恭敬地交給管教,這時管教臉上漏出一絲絲的微笑,寧致遠可以感受到管教對他讀的肯定是認可和滿意的.
管教不緊不慢的說道:“好了,文件也讀完了,我把這個文件放在排頭那里,有興趣的可以再拿去看看,至于為什么要學習這兩個案件,坦白講我也不知道上面的意圖,你們可以自由想象,我就不多說什么了,就只是當成個任務完成就行了,其它的也別多問,我也回答不上來。好了,現在開始看電影吧,帶著之前的兩個案例,看看這部電影,等會都要發言的,別糊弄我,到時說不出啥來,連個流程都走不下去,別怪我之前沒提醒你們,都認真點,坐坐好,注意坐姿端正,全程視頻檢查的,還是那一句,你好我好大家好,別自己給自己找麻煩,就這樣,等會我再過來。
管教走出監房沒多久,電視就開了,隨后電影就開始了。
《我不是藥神》講述了一位藥店店主從印度代購開始販藥斂財之道后良心發現的故事,通過講述反映了中國醫藥領域存在的諸多問題,如高價藥、仿制藥、醫療公平等,影片以真實感人的故事,展現了普通人在困境中頑強拼搏的精神,以及他們對生命的尊重和關愛。
電影里,有很多戳心的鏡頭,比如一個慢粒白血病老太太對警察說:”領導,我求求你,別再查“假藥”了行么,這藥假不假,我們這些吃的人還不知道么?我吃了三年正版藥,房子吃沒了,家也吃垮了,現在好不容易有了便宜藥,可你們非說這是“假藥”,不吃藥,我們就只能等死,我不想死,我想活著“。
寧致遠邊看邊在思考,電影里的每一位人物都在經歷著人生的不同情感,有困苦,有不甘,有堅持,有無奈,這些來自不同階層不同生活的人,卻因為同一件事而在時空中發生了繁密的交集。
他不禁感慨著,人有生老病死,七情六欲,雖說人的一生猶如“寄蜉蝣于天地,渺滄海之一粟”,有時難免“羨宇宙之無窮,哀吾生之須臾”,但我們仍可“挾飛仙以遨游,報明月而長終”。人生就是一場旅行,我們一生都在經歷,都在體驗,無論你想不想,只要你還有意識,時間就會在你身上留下經歷的痕跡.
在這個意義上,嘗遍百草的神農,遍歷山川的徐霞客,和當今打游戲的宅男沒有任何區別,都是在有限的時間內,經歷屬于自己的人生。至于是為人類做貢獻還是對生命的消極浪費,那完全是我們人類自己制訂的標準,發明的概念,其實對行為本身來講,都不存在的,行為就是行為本身,僅此而已,不用外加任何拓展,無論你加上什么,都不再是行為本身了。
我們只有發現并尊重行為的本質,我們的選擇也才有意義,我們的經歷才顯得可貴,意義不可能憑空而來,脫離了經歷那就是空中樓閣,是無源之水 無本之木,我們只有去經歷一些東西,才能得到一些東西,不能想著不去經歷卻還期待獲得什么,這是荒謬的,可是人們很多時候都會不自覺的陷入到這樣的幻想之中,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呢?
電影結束后,管教走了進來,說道:“電影看完了,在看電影的時候我認真觀察著你們,我看很多人都看的眼含熱淚,那接下來每個人都說說自己看完以后的感受吧,怎么說、說什么,都行,那就從這邊輪流下去,2321先開始吧。”
寧致遠聽到自己的番號,忙站起來說道:“我從電影里看到了轉念的力量,主人公從一開始的主觀上為了賺錢而冒著一些風險做這件事,到中間因為害怕風險太大一度放棄了,再到后來因為不忍心看到病人的痛苦,明知有著巨大的風險也要去做這件事,這種思想上的轉變給我很大的觸動,也讓我對價值觀有了重新的認識。
我們每個人都想要自己的一生是活的有價值的,且這個價值應該是符合社會大眾的認同的。處在現在這種境況里的我們,很難說我們之前所做的事情符合這個標準,那我們就要思考下,是不是要像電影里的主人公那樣,無論多么艱難,都要重新讓自己做的事情有價值,這就需要我們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并付諸行動。
前幾天我看蘇東坡的傳記,熟悉他的人都知道,他的一生經歷了那么多的蹭蹬和困苦,但他卻依然取得了這么多的成就,在這其中,他轉念的力量是很重要的。沙湖道中遇雨,同行皆狼狽,他卻能‘誰怕?一蓑煙雨任平生’,還有王維的‘行至水窮處,坐看云起時’也是一樣的道理,就是無論我們經歷了什么,都要用積極的心態去面對,學會從一件事情上看到多種可能性,不要因為對事情的片面的看法影響了心態,同樣也不能只為了追求自己的利益而胡作非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