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天心古道)安祿山之死
甚至對肱骨之臣動用刑罰,就連他的軍師,也就是當初曾力勸蠱惑安祿山謀反,積極出謀劃策的嚴莊也慘遭他鞭棍抽打,使警惕性十分高的嚴莊感覺到自己的腦袋隨時就會搬家。
安祿山身邊的侍從李豬兒,來自契丹部落,從10歲時就跟隨安祿山作為親兵,為了滿足自己的私欲,安祿山不顧李豬兒的哭喊,親手持刀將他閹割,李豬兒頓時血流如注,昏死過去,安祿山并沒有看重他的性命去找醫生為他醫治,而是往他傷口上撒了把草木灰就任其自生自滅。昏死一整天的李豬兒差點送命,好在僥幸活了過來,成了安祿山的宦官。李豬兒畏懼安祿山的殘暴,只能對其唯命是從。
他對安祿山盡心盡力地照顧著,負責他的日常。
安祿山由于太肥胖,肚子很大,每當穿衣服時,必須要三四個人協助才能完成,光那個大肚子就需要兩個人抬,需要一個人用頭頂起肚皮,才能系上腰帶,而每次用頭頂的那個人就是李豬兒,因為安祿山覺得只有李豬兒的力道和頭頂的位置是最適宜的,他的每一次脫衣與穿衣的任務都要李豬兒服侍。
對病中的安祿山,李豬兒經常衣不解帶地精心照料,也只有在李豬兒的服侍下安祿山才能睡著,可即使這樣李豬兒也會慘遭安祿山的打罵責罰,天長日久李豬兒對安祿山由懼怕轉為仇恨。
莊嚴看到這些決定聯合李豬兒和安慶緒一起弄死安祿山。
安慶緒本是安祿山嫡出的二兒子。安祿山反叛后,累及自己在長安城的哥哥安慶宗和母親康夫人,他們被唐玄宗怒而處死。
安慶緒和安慶宗本是一母同胞的親兄弟,按理說大哥死了,他應是皇位最合法的繼承者,可是安祿山并不看好安慶緒,安慶緒生性懦弱,說話又顛三倒四。當他看到哥哥安慶宗和母親被殺的布告,并非燃起復仇的怒火,而是被嚇得直哭,他找到安祿山哭訴,安祿山在戰車上震驚大喊道:“我兒有什么罪過要殺死他!”就算唐朝得官軍跪在地上擠滿大路兩邊向他投降,他依然下令他們自相砍殺,慘死得足足六七千人,安祿山嫌棄安慶緒沒有自己的血性,而將父愛都給了另一個兒子安慶恩。
安慶緒的母親死后,安祿山寵幸妃子段氏,安慶恩就是段氏和安祿山所生,安祿山將段氏封為皇后,段氏所生的兒子就成為嫡出,安祿山非常喜歡段氏所生的兒子。
得不到父愛的安慶緒時刻有一種危機感,他擔心自己的地位不保,甚至會被莫名處死。
莊嚴、李豬兒、安慶緒出于求生的本能,聯合在一起,最終送安祿山歸了西。
可以說,安祿山的送命是自己逼著身邊的這些人殺了自己,實屬咎由自取。
鳳雛先生說啊:“安祿山原本那是不死的啊但是呢,他做皇帝了那個之后呢?那就傳位給他的小兒子,而不是傳位給他的大兒子,所以呢?這個唐朝安史之亂的罪人之一,安祿山,那就都給去深給去就這么死了啊?那是報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