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3章 天心古道(史思明之死)
史朝義作為史思明的長子,經常跟隨史思明帶兵,恭謙謹慎,性情溫良,對父親尊敬,愛惜屬下。
將士們都恨愛戴他,可是如此優秀的史朝義沒有得到史思明的寵愛,反而面臨被父親殺害的危險。
有一次,史思明派史朝義攻打陜州,途中史朝義的兵馬遭到唐軍的襲擊無法前進,史思明不問青紅皂白差點將史朝義等人誅殺。他說 “朝義怯,不能成我事”,史思明的簡單粗暴令史朝義十分惶恐。
另外,史思明和安祿山一樣,都偏愛自己的另一個兒子。史思明偏愛的是自己的小兒子史朝清,他早就想殺掉史朝義立史朝清為太子,并且將自己的這些想法說給手下的人聽,聽到消息的這些人都為史朝義鳴不平,他們將聽到的都透漏給史朝義,并支持史朝義將殘暴的史思明殺掉取而代之,也免除自己的后顧之憂,他們誰也不想活在擔憂自己和家人的腦袋隨時搬家的恐懼中,可是,史朝義并不忍心殺害自己的父親,直到又一件事情的發生。
也就是史思明被活捉的那天早晨。
當時史朝義依令正在修筑城墻,因他看到士兵們疲憊就讓士兵們暫歇,正好被巡檢的史思明看到,史思明不問青紅皂白就對史朝義破口大罵道:“汝惜士而違我令邪?”還咬牙切齒地威脅說:“朝下陜,夕斬是賊。”意思就是等史思明攻克陜州,就殺了“此賊”( 史朝義)。
史朝義聽了史思明的話非常害怕,他太了解自己父親了,他是個殺人不眨眼的殘暴之徒。一個從骨子里透露著來自并超越突厥人的原始的血腥和野蠻。
他一臉兇相,看一眼就令人不寒而栗,他和安祿山是同鄉兼鐵哥們,精明好學,懂六種語言。
史思明是個老賴,33歲那年,為逃債,去了奚族地區,被當地人活捉。他擅長說謊,對此他說到:“我是大唐王朝派來與你們的大王和親的使者,你們若殺了我就會大禍臨頭的”
就這樣他見到了奚王,騙取了奚王的信任,受到貴賓之禮的待遇。
奚王畏懼唐王朝的勢力,為表感謝,派了100人跟著史思明去拜見大唐皇帝。
史思明想要擒住奚王帳下的大將瑣高將功贖罪,就哄騙奚王說:“大王派去的人雖然不少,但我看多是淺薄之徒,讓這些人去見天子怎么行呢?聽說大王帳下的瑣高才能出眾,可擔此大任,何不派他來?”
奚王不敢反對,就讓瑣高帶著手下300人跟隨史思明去而去。
史思明心口不一,將借刀殺人之計玩的爐火純青,他偷偷派人告平盧守將裴休子說:“奚族人派瑣高帶領一隊精銳將士來朝拜我大唐天子,說是感謝,其實是來偷襲平盧的,趕緊殺掉他們!”
裴休子信以為真,將瑣高手下的300人殺了個精光,獨留瑣高一人當人質。
就這樣,史思明把瑣高押送到幽州節度使那里,節度使見史思明竟然拿下奚人最有才能的瑣高,就對史思明產生由衷的佩服,并上奏朝廷上奏大贊史思明。就這樣史思明通過連環騙,在仕途上平步青云,還被提拔為將軍,獲取了皇帝賜漢名“史思明”的榮耀。
史思明為達目的殘忍至極不擇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