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二章 集結與“支持”
第一支進城的部隊是李唐賓的老底子天柱軍。
他們以麻利的動作控制了全城,衙門、府庫、糧倉、軍營是重點關照目標,全部禁止人員出入,待一切清點完畢之后,才會重新開放。
李唐賓沒有去衙署,他第一時間登上了城墻,俯瞰西方。
那是崤函谷道。他耗費了數年時間,與梁人反復拉鋸,反復爭奪,不知道多少將士身隕在那無窮無盡的山脈、河流、森林之中,不知道多少次夜不能寐,不知道多少次怒氣勃發,不知道多少次開懷大笑。
最終他還是來到了新安,馬上就要進洛陽。
但似乎不怎么高興啊。最終的勝利,并不全是他這個曾經的河洛經略使的功勞,最關鍵的因素,可能還是河陽戰場取得突破后,進一步構成了對洛陽側翼的威脅。敵軍防守起來左支右絀,最終敗北。
高仁厚在牒文里那志得意滿的語氣,讓李唐賓心中滿是憤恨,老頭太囂張!
胡真喜氣洋洋,拉著徐懷玉的手,一一給他介紹夏軍將領。徐懷玉臉上掛著疲憊虛假的笑容,勉力應付。
段凝也湊了過來,趁機結識各路軍將。
他已經投靠了東都節度副使封渭,現在是正七品旳司錄參軍,并且還推薦了一名參軍事、一名錄事、一名府史,都是洛陽本地土族出身,還算有些本事。封渭考較后,覺得都是積年干員,業務熟練,能夠立刻支起洛陽這副爛攤子,于是愈發信任段凝。
這改換門庭的速度,讓胡真都有些側目。雖然并不擔心段凝會威脅到他的地位,但怎么說呢,總是看這人不順眼,也不知道咋回事。
“段參軍,聽聞你要掌兵了?可喜可賀啊。”經過段凝身旁時,胡真笑瞇瞇地說道。
“哪里。”段凝嘆道:“我自幼習武,熟讀兵書,一直想掌兵,但這些降兵是要交到都教練使衙門的。”
洛陽降兵,其實不少的。新安縣這里就萬把人了,馬嗣勛部三千人是完整建制的,目前還屯于洛陽郊外。聽聞過陣子要給他們補兵,大力整訓,然后派上戰場。
段凝已經擔任這支部隊的糧料官,可見此人還是有些門道的,打通了諸多關節。
“會有機會的。”胡真恭維了一句,然后便走了。
段凝受寵若驚,胡大帥何時說話這么客氣?轉念一想也對,如今大家都是夏王的官將了,以前的地位自然做不得數,一切都要重新開始。
三月初五,段凝帶著俘虜回到了洛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