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三章 沒有國書的使團
******
邵嗣武來到沙州有段日子了,甚是想念妻兒。
不過在歸義軍舊地也沒什么不好的,妻族的影響力固然被削弱了,但又不是一點沒有,還是給他提供了不少助力,以至于他都有點喜歡沙、瓜二州了。
他現在的職位是沙州行營招討使。「招討」的對象是高昌回鶻,但說實話更多是防御。
高昌回鶻還是十分囂張的。當年被捅了一下回鶻王庭,幾年的努力毀于一旦,不過聽聞他們在夏軍退走后,又派人東進,重新恢復了對王庭的控制,附庸西遷過去的韃靼部落。
韃靼三十姓西遷的腳步從來沒有停止過。尤其在契丹潰滅之后,速度陡然加快。根據磧北線報,今年一年西遷了數萬人之多,為了爭奪草場,人腦子差點打出狗腦子,同時還有了許多南下寇邊的行為。
之所以沒驚動關北諸州,屬實是鸊鵜泉莊浪氏、可敦城渾氏、諾真水哥舒氏比較賣力,這三個部族名義上是大夏羈縻部落,實際上充當了邊防軍的角色,為朝廷省了不少錢—二十多年累積下來,節省的開支真的不是什么小數目,這或許便是圣人嫁公主的重要原因。
最近一年,河西黨項也有點不安分了。邵嗣武、韓遜二人花費了很多精力在這方面,以至于快到年關了,邵嗣武依然在查閱檔籍,研究河西各部落的實際情況,直到索衍進來向他稟報于闐使團的事情。
「沒有國書······」聽到這事,他也有些遲疑。
事實上他傾向于相信索衍的判斷,于闐國應該知道了中原鼎革之事。八年了,消息傳得再慢,也不可能一點風聲都沒。
「我記得敦煌一些寺廟內,有于闐售賣過來的氈毯、香藥?」邵嗣武問道。「殿下好記性,確實有,前年還買過。」索衍答道。
邵嗣武更加肯定了,道:「于闐這是耍小性子啊?他們國主這么心向前唐?」
「前唐玄宗朝,于闐國主尉遲勝攜名馬、美玉入朝,玄宗以宗室女妻之。」索衍說道:「尉遲勝歸國后,屢次出兵配合高仙芝,積功升至光祿卿。安史之亂時,尉遲勝令其弟尉遲曜監國,自領五千兵馬赴難中原,后終老長安。于闐國,一向以李唐宗屬自居,有傾向是正常的。」
這是標標準準的精唐。
邵嗣武嘆了口氣,道:「圣人在遼東大發神威,契丹、奚人、渤海、女真咸服,于闐國怎么就認準前唐了?」
索衍無語。
其實,原因大家都清楚,你沒在西域發揮影響力啊。圣人固然武功蓋世,威名遍傳,中原武夫被打服了遼東野人也
知道厲害,可西域諸邦不知道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