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0章?? 深度合作
第二天早上醒來,俞廣清先帶著冉江他們去看了村里的培訓中心、藥材加工廠,繼續給他們解說著。
閩寧合作也是如今省里的大事,但是因為沙縣的經濟還比較落后,在本省還需要其他縣市幫助,不像莆田這些經濟較好的城市還有余力開展對外援助工作。
這次的合作要是搞好了,他們也能在省里露一把臉,而且冉江還為他們帶來了不少有用的經驗,可以幫助沙縣小吃更快地發展,他們見了冉江自然高興。
“哈哈,不麻煩不麻煩,一點兒也不麻煩!俞主任可是已經給我們說了,他也從你身上學到了很多有用的東西!”
俞廣清先發言,他拿著筆記本把冉江昨天傳授的經驗,再加上自己的思考,仔細地匯報給在場的領導干部,這些領導干部也都聽得很認真,刷刷地做著筆記,時不時打斷俞廣清的發言,就某個細節展開激烈的套路。
以前遇到這種情況,他們只能通過聯絡辦和當地有關部門接觸,這樣處理起來非常麻煩,而且也沒有理論依據,現在有了商標,就能拿出法律條文來理直氣壯地解決問題了。
全國各地有名的小吃這么多,沙縣小吃其實并不算突出,但是他們為什么能做到別人做不到的事情,帶領數以萬計的老百姓脫貧致富呢?
說完了自己的事兒,小組長又鄭重地感謝了冉江一番,然后開始聊閩寧合作的問題了,“馬得福同志,你覺得想要在玉泉營實現這一模式,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有那些?”
從大方向上來說,他知道這種模式是可以成功的,但和俞廣清等人比起來,他還缺少細節上的經驗。
不管一個項目的前景有多好,不管那些公司高層、領導說得有多么好聽,實際上決定項目能否成功還是要看細節。
“沒問題,沒問題!我們這里最熟悉沙縣小吃全套模式的就是廣清同志了!我們把廣清同志派過去給你們幫忙!”小組長滿口答應。
“這樣就夠了,有了俞主任幫忙,我想我們很快就能摸索出適合自己的發展模式!”冉江連忙道謝。
小組長想了想說道,“我們沙縣眼下經濟還很不發達,所以在資金上恐怕沒辦法給你們提供很多幫助,不過我們還是能做些事情的!”
“您的提議對我們玉泉營非常有幫助!不過眼下還不具備操作的可行性,因為我們現在還沒有開始大規模種植枸杞!”冉江回復道。
“所以近幾年,我們恐怕只能提供少量野生枸杞。”冉江很誠懇,并沒有一口就答應下來,而是把實際情況如實說了出來。
“這個沒關系!我們現在的店面也不算很多,對枸杞的需求量也不算大,我們完全可以一起發展,一起成長么!先小批量的合作,等將來再慢慢加大合作力度!”小組長大度的說道。
“那枸杞的項目就先定下了,我們再看看還有那些方面可以進行更深度的合作!”他繼續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