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9章? 釜底抽薪
“您有什么需要我幫忙的盡管說。”冉江也很支持他這么做,這倒不是因為自己是水書記招進來的。
只要再過一段時間,等水書記退休了,自己照樣可以升上去,如果能和劉啟明成了,進步的速度還會更快,并不會受到太多干擾。
冉江愿意幫他最關鍵就在于水書記這么做是對的,FRC技術確實已經落伍,如果金州廠花費大價錢引進FRC生產線,這絕對是一筆虧本買賣,不僅浪費了資金,還會讓金州廠錯過技術升級的寶貴時機。
沒有誰比冉江更清楚今后二三十年時間,國營企業面臨的困難到底有多大,許多享譽盛名的老廠、大廠,往往就因為一步沒趕上就被時代給拋棄了,冉江可不想看著尋建祥、熊耳朵、黃師傅等人因此成為下崗職工。
“好,這篇文章要是讓我自己寫,我還真有些拿不準,有你這個安云大學的好學生幫忙,我就輕松多了!”說話的時候,水書記也在琢磨著,他到底知不知道這么做代表著什么?然而冉江的眼里唯有坦蕩。
第二天,冉江在圖書館里就開始打草稿,沒過多久劉總工也過來查資料了,他先和劉啟明說了幾句話,就走到冉江對面坐下問道,“小宋,聽說你在整理一車間技術檔案?”
“是的,不過有些設備內部無法測繪,好在那些主要設備圖紙基本齊全,但聽說有過一些小改造沒記錄,得等大修時候爬進去核對了。”
“一車間一分廠的設備檔案基本整理出來,目前在整理二分廠的,現在唯一遺憾是人手不夠,再加我運行經驗不足,否則我想把原有的應知應會根據現有設備重新整理一下,按照每個工種整理一本新的應知應會。”
劉總工聽了感慨,“都說百廢待興,我們該學你的腳踏實地啊。”然后看向冉江的筆記本,“你現在就是在查這方面的資料?”
“哦,不是。”冉江實話實說,“上次在圖書館遇到水書記,和水書記聊起了最近廠里要引進的FRC技術,我之前幫陸教授翻譯國外最新論文的時候,看到一篇82年才發表的論文,那上面說FRC技術現在已經被歐美國家陸續淘汰了!”
“水書記對這個很重視,就讓我幫他搜集資料。”這倒不是冉江兩邊賣好,而是劉總工身為引進FRC技術的負責人,要是能說服他,那就省事多了;而且人家既然問了,再隱瞞就沒意思了,這又不是啥見不得人的事兒。
“什么文章?里面都說了什么?能拿給我看看么?”劉總工馬上問道,老水最近閉門謝客,我們都以為他認輸了,沒想到他在干這個!
“是……”冉江報出了文章的名字,然后從包里拿出文章遞了過去,“最大的問題就是FRC技術不夠經濟。”
技術相對落后倒也沒啥,國內的發展階段原本就比歐美國家晚,可不經濟就不行了,無法賺取利潤的技術拿來干啥?
“不經濟也要根據現實判斷么,咱們國內的人力成本比歐美國家低,很多在歐美不適用的技術,在國內不一定不行!”劉總工其實心里挺膈應的。
自己帶著整頓辦花了一年多時間查閱了無數資料才決定要引進FRC技術,難道就能被你一個剛畢業的小家伙給否了,這是不尊重我們的勞動!還有我的專業積累!我干化工的時間比你年齡都長!
“當時我和陸教授也討論過,陸教授同樣認為FRC技術不是未來的發展方向!”冉江又拿出了陸教授當虎皮,我人微言輕,陸教授可是權威專家。
劉總工有點卡殼了,“你怎么不向廠領導匯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