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六章 淮蔡路
淮寧軍這一路,若不是被楊行密拖住了大量兵馬的話,此番出動一萬多主力北上不成問題,奈何! 不過兵多有兵多的打法,兵少也有兵少的方略。李唐賓臨時將契苾璋部一萬多人的指揮權交給折宗本,而折宗本則命令契苾璋為淮蔡游奕討擊使,配合淮寧軍作戰。
至此,意圖很明顯了,不為占地,只為殲滅梁軍有生力量。
……
十一月二十七日,飛龍軍左廂萬余騎突入陳州項城縣境,攻城不克之后,大肆擄掠一番,補充了糧草及沿途倒斃的馬騾驢子,全軍也恰好休息整頓一番。
“好一個富裕鄉間。”契苾璋舒服地坐在胡床上,看著屋內考究的裝飾,道:“千里沃野,溪水縱橫,一過洛、汝,地勢豁然開朗,得之可為帝王之資。”
幾乎家家戶戶都種了冬小麥,鄉間空地草場很多,與隔壁的蔡州類似,畜養騾子的風氣很濃,但沒人家數量那么龐大。
剛來中原之時,契苾璋很不能理解,有馬居然不養馬,而是養騾子。但敵后征戰這兩年,他真的悟了,如果只是馱馬或騎乘用馬,完全可以用騾子代替,消耗更少,速度也不見得慢到哪里去。
部隊戰死或掉隊了一些人,前陣子在蔡、陳又補充了一些,人數達到了12700余。其中不少居然是臉上有刺字的梁軍逃兵,可見大勢之下,一些聰明人已經敏銳地嗅到了什么,開始改換門庭了。
不要以為大頭兵什么都不懂。事實上各藩鎮的節帥、刺史、鎮將和軍校,絕大部分是從小兵起來的,人家并不像田舍夫那么愚昧,很多人都知道如今局勢似乎不太對了。
戰報可以撒謊,戰線不能。
“我剛剛收到光州傳來的軍報,大王遣人突襲回鶻牙帳,俘斬數萬,得雜畜數十萬。”契苾璋揮了揮手里的牒文,嘆道:“我自幼生活在陰山,當知這有多么不容易。”
飛龍軍左廂很多軍官都出身契苾部,聽了也非常吃驚。
草原人最了解草原,回鶻牙帳都給干了,還有什么是夏王不能做到的?最狠的是,他很可能沒怎么動用懷州、洛陽、唐州三大行營的兵馬,全靠關北新組建的部隊或征發起來的部落兵,就完成了這一偉業,那可真是——勢不可擋了!
“以后草原、中原應該都是夏王的了,他就是那至高無上的皇帝、可汗。我等在夏王帳下效力,三生有幸也。”契苾璋說道:“淮寧軍那邊有消息了,明日咱們就出發,沿著潁水南下,諸位不得懈怠,須得奮勇廝殺。說不定,以后博取功名富貴的機會就越來越少了。”
“遵命。”諸將轟然應命。
契苾璋只是簡單地陳述了一下事實,就起到了戰前動員的效果,堅定了他們這些長期在外征戰的人繼續廝殺下去的信心。
這就是大勢,在戰場上頂好幾萬軍隊。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