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爭吵
“移民”這個詞并不是現代發明的。古來人口分布不均,交通運輸困難。
人口多的地方,開發較早,開發程度也高,其實沒多少荒地可供百姓開墾了。
荒地多的地方,開發程度又很差,自然條件惡劣,交通也不方便。
隋文帝當政時,國家人口已經很多了,尤以關中為甚,一戶百姓耕作個幾畝地,平時也就勉強過活,一遇天災人禍,斷炊是必然的,因此出現了“移民就食”這個詞。
唐高宗、武后年間,關中府兵擁有的土地從幾畝到十幾畝不等。這樣的家庭條件,還當什么府兵?于是出現“樂遷”制度,向淮南移民。
安史之亂后,人口跌入谷底,但經過百余年的藩鎮割據,人口又大幅度增長。巢亂以前,諸道戶口加起來,已經三四千萬人。
這個人口,看似不用移民,但唐廷仍然在持續不斷地向江南遷移人口,原因是人口分布不均。河北人口幾乎超過了天寶極盛時期,但唐廷管不到,只能讓他們把犯人往江南發配。但關中人口也非常稠密了,這是可以向外遷移的。
邵樹德攻占一片白地的河南府、汝州、河陽,大受摧殘的鄭州、晉絳、唐鄧隨、襄陽等地之后,移民來源也是被他保護得相對不錯的關中百姓。
不移民,大家一起窮,人越長越矮,越長越瘦,吃了上頓沒下頓,這就人道了嗎?
“張泌,你有什么資格喊我韓冬郎?”韓偓眼一瞪,斥道:“趨炎附勢之輩?!?br/>
張泌氣結,正待理論,結果被人打斷了。
“諸位?!睏钭⑵鹕恚p手下壓,示意眾人安靜,然后說道:“都是為了完善經書,何必爭得面紅耳赤?就事論事即可?!?br/>
說完,他想了想,說道:“韓玉山所提幾點,其實也未嘗沒有道理。江南有官員連造大案,配流西域者數千家。此事,圣人也下詔申斥了。”
說完,他看向記錄的小吏,道:“這條詳記一下,呈送圣人案頭?!?br/>
“遵命?!毙±暨\筆如飛,將眾人爭論的焦點詳細記錄下來。
而在這條之前,他已經寫滿好幾頁紙了。
從記錄可以看出,即便是韓冬郎這種人,也知道人多地少后的各種亂象,對此也是很憂心的。區別在于,他認為這樣有悖人倫,移民路上也有各種慘事,很不人道。但你若問他如何解決人多地少的問題,他就不談了,只指出問題,解決辦法沒有——其實,除了向外移民,在現階段確實沒有更好的辦法。
另外,也有人對《通貨》一篇大加駁斥。認為這種書不該面世,會培養更多有商業頭腦的人。他們以河北、淮海二道舉例,移民出海捕魚,居然有人駕船跟著,收購他們的漁獲,然后還提供包括食水在內的各種補給,損害的漁具也能修理,到了“喪心病狂”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