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言傳身教
“現在談談幾家商社。”說這話時,邵樹德的眼角余光瞄了一下孫子,見他仍然正襟危坐在那里,非常滿意,繼續說道:“這兩年渤海商社盈利都在十萬緡以上,去年更是達到了12萬7500余緡,很不錯。”
說完這條,他翻看另一份賬本,道:“安南商社在去年也開始賺錢了,很好。”
因為太子的投資政策實在太過激進,安南商社在第一年(同光元年)的經營活動中,是以巨虧的姿態出現的。在同光二年,虧損額大大減少,但仍然處于虧損狀態。
直到去年,終于翻身了,盈利雖然只有八百緡,但總算消化了前兩年埋下的巨坑,欠戶部的錢也逐筆還清了,甚至給了利息,非常不錯。
“陛下一回來,安南商社就開始盈利,全是托了陛下的福啊。”儲仲業笑道。
內務府是渤海商社、安南商社以及西域商社的共同股東,也是實際經營者,儲仲業對這些賬目一清二楚,這時候忙不迭地拍起了馬屁。
遼王邵修守的大眼睛直接落在了他身上。
儲仲業心中咯噔一下,不會吧?殿下才六歲,不會懂這些吧?他看老夫作甚?
“別整天說這些沒用的。”邵樹德也嫌棄地看了他一眼,說道:“細賬朕看了,安南商社的前景明顯比渤海商社更好。光胡椒一項,就不是肉、魚、藥材、山野貨之類的遼東貨能比的。或許還能壓過鯨、海獸、毛皮一頭,小看這家商社的人,將來都會大吃一驚。”
“船,暫時就不要造新的了。船艫司又設計了一款新船,正在試航。待到明年,或許就能定型了,屆時再說吧。”
“安南那邊的買賣,先穩定個幾年。隨后,你們再想辦法擴大到其他地方,譬如真臘。”
邵樹德一連說了好幾條,儲仲業連連稱是。
事實上,他也知道,胡椒的利潤被所有人低估了。由此可見,之前大食人究竟賺了多少錢——當然,他們也沒賺幾年,畢竟以前胡椒的用量沒這么大,現在能成為一項大買賣,與三茬輪作制在北方盛行,逐漸開花結果大有關系。
“阿貍,坐好了。”邵樹德扭頭看了一眼孫子,說道:“天下太平之后,朝廷的開銷會與日俱增。有些原本不用花錢的事情,以后也要花錢了。為君者,有一項本事至關重要,阿翁稱之為‘理財’。不善理財,就得盤剝百姓,就會引得民怨沸騰。善理財者,可用錢來驅使百姓干活、打仗,什么都可以。對大多數人而言,錢財可通鬼神,明白了嗎?”
“明白了。”邵修守乖巧地點了點頭。
邵樹德笑了笑,又摸了摸孫兒的小腦袋,知道他現在還無法理解這些話。但沒關系,先播下種子再說,以后慢慢教育,總能讓他明白的。
歷史上不知道多少國家,最終死于財政崩潰了,不獨中國,外國也是烏泱泱一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