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四七 無名之辯
老君站了起來:“哦?你這小子, 難道不相信老道的手段?”
李鄲道連忙道不敢。
“太玄符箓之道,你掌握的如何了?”
“已經(jīng)有七八分了然了。”李鄲道回道。
“九轉(zhuǎn)金丹之道呢?”
“尚在打磨之中。”李鄲道一一回道。
老君笑呵呵道:“該教你的,其實都教你了,你小子若是單單走一道,其實便已經(jīng)夠證天仙了,但是你小子要三教合一,便又不大夠。”
李鄲道聽著,便曉得老君有東西要教自己:“當(dāng)初您老人家教授了孔丘周禮,西出函谷關(guān)之后,又與釋迦牟尼相見過,想來對三教如何,多有見聞,還請老君爺給個明法。”
“孔丘在世的時候,不知道自己是儒家,只是他死后,弟子才化儒的。”
“孔子本身其實是述而不作的,他是想把上古之學(xué)傳承下來,延續(xù)下去,教導(dǎo)給更多人罷了。”
“如周易之書,羲畫八卦,文王作卦辭,周公作爻辭,孔丘則將其編和在一起,寫下了《周易》一書。”
李鄲道聽聞豁然開朗:“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義,失義而后禮。”
“這么說孔丘他本身是道家的,只是他的弟子故步自封,自以為儒?”
“諸子之前,也無道,也無儒,然儒家卻能見上古之圣賢,道家能見上古之列仙。”李鄲道越講越明。
已經(jīng)有了大概方向了。
“那佛家呢?”
“釋迦牟尼在世的時候便已經(jīng)成佛了。”李鄲道開口道:“不然也不會有佛骨舍利子。”
“哈哈哈,釋迦牟尼自稱正覺者,其一開始所立,便非佛家,而是佛教,乃是與婆羅門對立。”老君道:“其性質(zhì),倒不如說,或許與墨家類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