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鄲道聽著老君講,覺得佛教原本教義和墨家差不多,是有些詫異的。 不過想想,諸子百家之時,儒道皆非顯學,反而楊朱之學,和墨家之學,為兩大顯學。 老君道:“釋迦牟尼死后,他的弟子便各自有分歧,各自尊經不同,便劃分不同,漸漸走了歧路。” 李鄲道聽聞,嘆息道:“所以弟子要非儒非道非佛,才可達三教合一之境界?” 老君道:“什么都有,自然就什么都不像了。” 老君講的卻是老子五千言最經典,也是開頭的一章。 “無名,有名”之辯。 李鄲道要達到“無名”之境,便是莊子所言的“圣人”了。 這個無名,可不是沒有名字,或者沒有名氣。 而是“大道無名”,“道非恒道”的無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