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柳暗花明又一村
有了第一次建立方便面工坊的經驗,這一回大家伙都對流程輕車熟路,新式學堂湯皖打算建在方便面工坊的不遠處。
一來,那塊地方本來就是荒地,就是有關部門專門給難民劃分的。二來,新式學堂的第一批學生是難民里面的幾十個孩子,他們父母親人基本都在工坊里干活,可以相互有個照應。
只用了2天,六爺就找了幾十號人,湯皖也順利批下了地,都沒用得著菊長出面,就辦完了事情,這一回,坐在辦公室喝茶的人辦事效率特別高。
只不過,建造新式學堂和建工坊不同,還需要教育部特別簽發一份教學資質文件,才能正式招收學生上課,湯皖把準備好的資料給迅哥兒。
他好歹是個正式的教育部僉事,辦起事情來,肯定比湯皖要順門熟路的多,只是這資料一提交就是整整3天過去了,連個影子都沒有,沒有一絲水花泛起來。
這可急壞湯皖等三人,批不批準,好賴話至少得有個,像這樣沒動靜卻是最讓人摸不著頭腦的,可在座的幾個人,除了迅哥兒在教育部任職,湯皖和錢玄都不認識里面的人。
所以,到頭來,還得麻煩迅哥兒再跑一趟,探探具體情況,只是這第二次,卻是讓迅哥兒大為惱火,一回來就對著空氣罵了老半天,才停下來。
原來迅哥兒當初剛來教育部任職,信心滿滿,雄心壯志,一副要大干一場的架勢,一段時間以后,現實就狠狠的給了迅哥兒,幾個響亮的耳光。
在這其中,性子直,看見不順眼的事情,就要說上幾句正義話的迅哥兒,明里暗里倒是得罪了不少同事。
而這些被得罪的人當中,有些升了職,剛巧迅哥兒提交的資料,經過這人手的,于是便冷著眼,當做沒看到。
只等過幾天,謊稱遺失,反正資料遺失是常有的事,多這一份不多,少這一份不少。
迅哥兒第二次去教育部打探情況的時候,被告知資料遺失了,當時也沒多想,就打算回來補資料,重新提交,在回來的路上,卻是被一個人給攔下了。
這個人也是迅哥兒的同事,之前迅哥兒給他出過頭,他偷摸告訴迅哥兒,資料提交多少次都不管用,是有人故意在中間使絆子。
迅哥兒一氣之下,返回教育部,找到經手的那個人,當面就質問道:
“李敏華,你最好是把資料還給我,你不給我提交,我重新找人提交。”
這個叫李敏華的的人,現在的職位是個處級,專門接受從下面遞上來的資料,然后整理歸納,再往上提交到教育總長的秘書手里。
迅哥兒提交的新式學堂的資料,便是要經過此人之手,而迅哥兒之前得罪的那一批人當中,這個李敏華赫然在列。
迅哥兒之所以能到首都教育部任職,是因為孑民先生當時是第一任教育總長,給了同是老鄉的迅哥兒發了邀請,有孑民先生在上,即使迅哥兒得罪了這些人,也無關痛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