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國際班開課啦
兩人行禮后,直奔最前排的一處空位子上,身邊挨著幾個北大的學生。
這幾個北大學生是通過正規考試進入的國際班,憑的是自身實力過硬,講的一口流利的英文。
剛進來的兩個小青年坐下后,就在小聲私語,不巧正被身旁的北大學生聽到了,還是東北話,頓時打起了招呼。
“你們也是華夏人?”北大學生好奇道,按道理說,整個北大就他們三人進入了國際班,也沒聽說有其他人進來。
“廢話,我是正兒八經的華夏人!”身材薄弱青年道。
“介紹一下,我叫仲夏,你們呢?”
“我叫張桖良!”
“我叫馮庸!”
“我叫王依云!”
“我叫傅斯文!”
這兩個小青年正是后世有名的張桖良和馮庸,此時不過才16歲而已,臉上的青春痘疙瘩還沒有完全消除。
張桖良這時候,本應該在東三省陸軍講武堂,從報紙上慕名得知了皖之先生國際關系課的大名。
少年人天性高,非要去上國際關系課,而且東北與皒國接壤,可以更多的了解老鄰居。
但是進國際班要求比較高,一口中式英文的張桖良顯然不夠格,于是,就托他老子張雨亭找關系。
東北王張雨亭與馮德麟是拜把子兄弟,兩家是世交,關系自然而然的延傳到了下一代張桖良與馮庸身上。
恰巧這倆人又同一年出身,從小一起長大,一起扛過槍,一起打過炮,還一起挨過打,還同取字“漢卿”,感情是比親兄弟還親。
馮庸在首都陸軍講武堂上課,一聽張桖良要去北大上學,立刻一通電話打給了張桖良,讓其給一起安排下。
另外,馮庸也是皖之先生的小迷弟,從小生長在東北,其父又是身居高位,耳濡目染之下,對曰本的認識別一般人要清楚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