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四章、湯皖最怕的事情來了
“原來段總還有這一出,倒是巧合。”
這杯茶,色澤蒼綠,茶香四溢,即使湯皖再不懂茶,眼睛和鼻子還是好的,也能看出絕非凡品。
小口抿了一口之后,口齒留香,直通心尖,當得是好茶,倒是與之前在菊長那里喝到的“毛峰”差不多。
湯皖不明白,這位與歷史書上貌似不相符的段總,叫自己來究竟是為了什么,也不明白自己能幫的了他什么忙。
只能強忍著心里的疑問,和秉持著文人一貫的矜持,圍繞著老鄉這個話題,扯著一些無關緊要的家常。
換言之,一位目前毫無疑問的民國第一人啟瑞與國際關系大師湯皖,平生的第一次見面,竟然不扯局勢,不扯國際關系,反而扯起了淡!
扯淡就扯淡吧,湯皖正樂此不疲,反正扯淡不花錢,只是眼角余光中,瞧見了啟瑞有意無意的朝著門口看了幾次。
湯皖判斷,啟瑞應該在等著人來,好借這個人的由頭,轉而到真正的目的上去。
那么到底會有誰,能插入到這場談話中來呢,湯皖冷靜的想了一番,卻是始終沒能抓住關鍵點。
在這一番不長不短的扯淡中,湯皖倒是又發現了啟瑞的不凡之處,至少在當前國內一幫大大小小的老虎中,論談吐和文采,絕對是排得上前的。
啟瑞在蘇省宿遷上了八年的私塾,后家道中落,不得已承擔起一家之重,轉而參軍入伍。
剛好那是,在“師夷長技以制夷”的風潮下,李氏在平津建立了第一個現代化西式學堂,“平津武備學堂”,從原淮軍中招納有文化的學員,造成了北洋龍,虎,狗第一次的會面。
啟瑞當時是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的,后去了得國留學,還去了現代化極為先進的“克虜伯”工廠實習過。
學成歸來的啟瑞,本想意氣風發的干一番大事業,卻是遭遇了懷才不遇的尷尬境地,恰逢甲午之戰,海軍沒了,新建陸軍被提上日程。
袁老大被派到平津的小站練兵,下轄六正,受過新式文化熏陶的啟瑞才算是正式踏上了這一段“光榮之旅”。
而另一位黎總,也是談吐和文采皆具,而且學的還是炮兵專業,參加過甲午大東溝海戰,當時在“廣甲”艦上負責火炮。
“廣甲”艦觸礁之后,黎總與一眾官兵跳入海中,靠著嫻熟的水性,泅渡而歸,實乃命運中的“必然”,否則哪有后來的“府院之爭,”不得不說命運的奇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