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定稿十月大事件
并且,開始在國內大肆捕捉蘇黨和其他黨派人士,因此,大家紛紛流亡海外,開始了新一輪的蟄伏。
1914年歐戰開始,到1917年,落后的封建皒國在歐洲戰場上,對上了此階段地表最強陸軍——得軍。
皒國軍隊又被按在地上摩擦了,在加上國內矛盾激化,拉斯普京被暗殺,人民無法再生活,已經到了忍受的極致,因此爆發了二月大事件。
尼古拉二世直接被趕下了臺,連個君主立憲都撈不到了,皒國由國家杜馬和蘇黨掌握。
國家杜馬是決策機構,孟黨下的蘇黨不參與政治,但是被廣大民眾信耐,由此,變相的形成了一個國家,兩個當局并行的怪異現象。
但是,國家杜馬并沒有貫徹人民的意志,再加上英法的從中斡旋,皒國依舊沒有從歐戰中撤離,人民依舊過著苦不堪言的日子。
布黨趁機提出了《四月提綱》,認為必須要有槍桿子,才能干成大事情。
首先要停戰,撤回被打成篩子的皒國軍隊,徹底廢除農奴制,土地歸農民,工廠歸工人。
不過,全然只是被大家當成一個笑話來聽,沒有多少人會在意弗拉基米爾同志的話。
在6月份時候,皒國猛然覺得自己又行了,覺得新國家新氣象,必須要在歐戰中,取得一場大勝來慶祝,于是,悍然發動了六月攻勢。
結果,這次依舊不出意外,被從西線趕來的工業化得軍,打的連媽都不認識。
戰爭失敗了,肯定需要一個背鍋的,否則沒法向全國民眾交待,于是,提議撤軍的布黨弗拉基米爾同志,又被迫開始了流亡生活。
這下子,國內民眾徹底炸毛了,不干了,認清了國家杜馬和孟黨為首的蘇黨真面目,紛紛開始支持布黨。
再加上不久前,皒國軍事總長和保皇黨大臣科爾尼洛夫竟然妄圖搞軍事政變,雖然沒有成功,卻是讓皒國局勢更加的沉重。
在民眾的急切呼吁下,弗拉基米爾同志為首的布黨,被去除通敵得國的罪名,踏著七彩小祥云,王者歸來。
并且在前幾天的蘇黨大選中,一舉擊敗孟黨,開始執掌蘇黨,但是一個國家,兩個當局并行的局面依舊持續。
一個是資產階級為代表的國家杜馬,一個是以無產階級為代表的蘇黨,兩者必然只能存在一個,其結果是必然的。
湯皖寫寫停停,修修改改,一直到了天亮時分,才算定稿,不由的伸了個懶腰。
而湘靈已經在沙發上熟睡了,湯皖搖搖頭,走過去,攔腰抱住,就往臥室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