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六章、定稿十月大事件
然而,令人愕然的是,這項發令的頒發實則沒有什么卵用,皒國是封建農奴制國家的本體沒有一絲改變。
首先農奴要恢復自由身,需要贖金,本來農奴就窮的一塌糊涂,哪里還有錢給自己贖身,因此大多數農奴還是農奴。
第二,廢除農奴制雖然有法令頒發,但是貴族們非常抗拒,農奴們成了自由人,就沒人替他們賣力氣干活了。
而且,自由人的聘請價格太高,農奴們可以無限制的剝削,相比之下,自然會阻撓頒布的法令。
最主要的是,皒國工業占比極少,將近兩億的人口,占據世界六分之一的土地面積,工業占比只有4%不到。
所以,這些自由民沒法獲得工作,土地又被貴族占據著,生活的反而更加的苦不堪言。
而這些自由民中的絕大多數都是貧農,就是連肚子都填不保的農民,過著朝不保夕的生活。
等到了20世紀的時候,臃腫的皒國內部,又一個尖銳的問題凸顯了,便是民族矛盾。
首先皒國是一個多民族國家,在經過不斷的圈地圈人之后,土地面積異常龐大。
原本占比極高的莫斯科本族占比,竟然下降道了40%左右,其他民族又撈不著好處,紛紛鬧著要單干。
剛好,此時的曰本經過了明治維新之后,國力大大增強,又在大東溝干掉了北洋艦隊,獲得了巨量的賠款。
面對東亞一哥的挑釁,皒國頓時就不干了,心里想著干不過英法,還干不過你這個亞洲小個子么。
于是,《日俄戰爭》爆發了,不過意外的是,皒國又被東亞一哥按在地上摩擦了。
這一下子,皒國內部矛盾終于無法遮蓋了,1905年,彼得格勒憲兵隊朝請愿民眾開槍,此為《血色星期日》事件。
然而此事件,沒有嚇退民眾,隨之而來的便是更為大規模的罷工,游行示威。
終于,尼古拉二世下達了《十月詔書》,皒國形成了名義上的君主立憲。
但是,實際的情況卻是,尼古拉二世在經過一系列的操作之后,還是那個擁有實權的沙皇,《十月詔書》如同廢紙一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