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殿試(上)
實際上,到了那個時候,趙官家對這位道學名家已經有了幾分喜歡了,他是真覺得胡寅的爹好像比胡寅還好用……大胡同學只能用來在戰和問題上定錨,可這位老胡先生卻是能在許多政務上起到定錨作用。
不過,最終的結果所有人也都知道了。
資歷極高、名聲極大,又有正經出身的胡安國還是沒能一躍而為中樞重臣,只是得到了館職與恩賞,本質上還是閑置了。
原因倒也清楚。
當先一個,便是這位老胡先生的表現引起了宰執們以及其他重臣的警惕,這么一個理想化的大儒擺在這么一個總喜歡惹事的趙官家身前,兩人加起來怕是不比當日呂頤浩和官家在一起更容易對付吧?
誰敢留他?
另外一個,自然便是引起了巨大爭論的‘養氣’之說了。
平心而論,趙官家并沒有對這個‘氣’有太多反感。
哪怕胡安國專門強調了,他這個‘氣’不是一種形象化的比喻,而是一種真實存在的宇宙本源與道德的結合,趙玖依舊沒有覺得荒謬……原因很簡單,看人要講一個時代視角的。
你趙玖二十來歲就知道氧氣,人家胡安國胡子一大把卻知道‘養氣’,那是你這個人特殊,不是人家水平不行……因為這年頭的主流哲學思想,就是要把道德這種虛無縹緲東西跟宇宙萬物至理連到一起的。
而且,這種聯系還要遵循儒家經典的指導。
不過,即便是心里明白,但趙玖還是斷了讓老胡先生留在身邊為重臣的心思,因為他必須要堅守更講究功利的新學,而根據趙官家這一陣子拿出工科狗勁頭做的認真研究,卻早就發現新學有兩個天大的問題!
首先,自然是蔡京和那位太上道君皇帝堅持新學,卻因為自家太臟,順便將新學的政治名聲給糟蹋了……這一點得慢慢來,沒辦法的。
其次,則是新學在自家的理論體系中,根本沒有一個系統的對天地萬物、宇宙根本的有效闡述。
你甭管人老胡先生的‘氣’在這年頭如何標新立異,如何讓部分務實的太學生都覺得有些荒謬,新學那邊,卻是連這個‘氣’都沒有的!
而眼下,趙玖偏偏又根本沒時間去研讀儒學經典,幫著新學完善這個‘氣’,以求借殼上市……那么沒辦法,就只能讓善于養‘氣’的老胡先生先閑置下來了。
這才是當日胡安國入覲,雙方談的入巷,卻反而無奈分手的真正緣由。
但不管如何了,僅僅是沖著這次進士發往軍中的事情,趙玖也得謝謝人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