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萬大軍一出,軍費糧草消耗不說,至少征發二十萬以上沿途民夫保障后勤,每次都會令百姓疲敝,一戰功成還好說,如果不成往后再出兵,往復勞頓百姓,讓沿途百姓不得休養生息,國家很快就會怨聲載道,失去民心,往后出兵也越來越困難。” 王樸和魏仁浦聽得入神,一時間都忘記發言,只是看著他,意思是讓他接著往下說。 “所以某以為,要打蜀國,軍事勝利只是目的之一,還要力求一戰功成,速戰速決,同時盡量節約開支消耗,盡量不要打擾沿途百姓生息。 中國之地,自唐末以來分崩離析,各地割據互相攻伐廝殺幾十年,幾代人丁凋脆,早已經積貧積弱,如果還在這樣繼續在內戰之中損耗巨大,民心分散,將來一旦北方契丹南下,我們如何抵擋? 所以在某看來,伐蜀是勢在必行,就如王知府所言,但伐蜀只是個起點,我朝必須有對將來的長遠考慮,將來才能得天下,而不能照著以前那些各地割據藩鎮的法子去打。 如果這樣去考慮,要伐蜀幾句需先下湖南、湖北。” (六一兒童節了,誰還不是個寶寶呢,我給自己放天假也很河里吧,讀者老爺們肯定能體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