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四章 藏報
“那便直言就是,為何還這般小心?”趙玖負手相對。
“因為臣還是關西出身,身負利害……”楊沂中懇切答道。
“所以你的意思便是,關西諸路兵馬雖然遭到兩次婁室掃蕩,一次內亂,而安生下來,收到巴蜀錢糧供給、重新整飭也不過一年,卻依然有可取之處,甚至臨戰之時不亞于御營兵馬了?”趙玖蹙眉相對。
“是。”
“什么理由?”
“一則保衛鄉梓,士卒奮勇;二則本土作戰,適應地形氣候。”楊沂中愈發懇切。“所以臣以為,若是特定戰場,西軍未必不如御營……當然,御營中許多兵馬,本是西軍出身,那就沒得比了。”
趙玖思索片刻,緩緩點頭,便轉身繼續隨小林學士向后堂而去,但走了兩步卻又二度駐足回頭:“你祖父的尸骨尋到了嗎?”
楊沂中一時怔住,復又黯然搖頭。
趙玖不再言語,終于快步走入后堂,而此時,宇文虛中、張浚、劉子羽,還有三位經略使,以及胡寅信使、韓世忠信使、李彥仙信使、洛陽信使、東京信使,乃至于岳飛、張榮、閭勍、張俊等人信使,都已經俱在此處了。
這不是什么趕巧,而是例行通報。
早在趙玖臨行前,再度啟用朝廷大臣為各軍監軍時便私下傳了旨意,無論遠近,各處兵馬事宜,主帥、留守、相公俱當每日往此處來報,關西直接傳送達,關東則走南洛水小道……每日一報,幾乎已經成了定制。
實際上,一身棉布緊袖衣服的趙玖入得堂內,直接在燈下落座,卻不與宇文虛中等人言語,而是先親手從信使們手中取了日常奏報,并直接拆開來看,待所有奏報全都看完,并讓信使們暫且下去休息,方才討論起了局勢。
“河東金軍已經猬集,整個河中府到處都是金軍旗幟,白水城也失陷,金軍不日或將大舉南下,韓世忠那邊壓力太大,希望李彥仙不要撤回黃河北岸的安陸兵馬,盡量拖延一二。”趙玖面色如常,如往日那般一邊開口一邊隨手將幾份奏報交給身側劉晏。
而后者,自將這些東西又分發給了宇文虛中等人。
“卻不知李太尉那邊如何說?”張浚分的一份日報,未及來看,便匆匆相對。
“李彥仙報中沒說此事。”趙玖平靜答道。“只是為安陸守將邵云突兀求了官階、妻子恩蔭……”
“那便是許了。”宇文虛中捏著手中日報一聲嘆氣。“雖說安陸城未必不能守,便是不能守也未必就不能逃回來或者入北面中條山,可十幾萬金軍匯集河東,泰山壓頂之下,又談何容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