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秘閣
“還是那句話,官家不露面,此事須我等盡力而為,以成首尾。”秘閣三層樓上,呂、趙、張三個有決斷權的人例行端坐不語,卻是都省副相劉汲起身來做主持。“先說要緊的,鴻臚寺那邊進展如何?”
鴻臚寺卿翟汝文沒有上前行禮,也沒有移動位置,直接就在座中相對:“進展頗多,金人確系有議和誠意,交還二圣、太后、諸皇子以及俘虜一……”
“沒有皇子,哪來的皇子?”不等對方說完,劉汲便嚴肅打斷了對方。“自淵圣登位,再到今上繼位,太上道君皇帝諸子便只是宗室,便是淵圣所出那位,也只是尋常宗室!”
翟汝文被劉汲當面呵斥,非但沒有生氣,反而肅然:“不錯,是下官疏忽了,二圣與兩位太后之下宗室、貴人……”
“且住。”悶聲呆坐的呂好問忽然蹙額開口。“如何是兩位太后?不該是三位嗎?”
周圍人各自微微一怔,但很快就肅穆不言,顯然早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而呂好問只參與會議,不常駐崇文院,有些細節未免知道的晚了些。
翟汝文同樣是微微一怔,但馬上就認真做出了解釋:“金使兀林達贊謨告知,朱太后(宋欽宗皇后)大前年便薨于五國城了。”
呂好問一時黯然……被擄二圣之中,對于太上道君皇帝,他其實沒多少感情,但他受淵圣賞識,輕易拔擢為御史中丞、兵部尚書,對待淵圣夫婦還是這么一些君臣恩義的,聽到朱太后去世,當然黯然。
見到呂好問不再說話,翟汝文終于能夠繼續,卻又言語小心了一些:“烏林答贊謨的意思是,先行歸還除二圣與諸宗室以外俘虜本是預定之事,此時金國應該已經在做了,而之所以稍停二圣與諸宗室,不是因為金國不愿意,反而是金人那邊擔心官家私心不欲二圣與諸宗室南歸,所以故意迎合官家罷了……如今官家既然出言索求,此事其實便無大礙,只是須先盡數送再議和,不免有些超出所想,所以恐怕要信使往來燕京、汴京一番才能給正式答復。至于說京東五郡之事,他當然只是推辭,說我們貪心不足,卻又沒把話說死,依下官來看,應該也是在等燕京正式言語。”
隨著翟汝文大略介紹了與金使接觸進程,秘閣上不由沉默了一陣。
沉默有兩個緣故,一個是沒想到金人這么干脆,二圣的無條件歸還居然這么利索便答應下來;另一個卻是有些話題對他們這些人臣而言未免敏感。
說真的,什么為了迎合官家私心,一開始準備故意留下二圣與諸宗室……身為人臣,可以討論這種事情嗎?可偏偏金使那邊根本不愿做遮掩,什么東西都說的赤裸裸,想躲開也是自欺欺人。
“如此說來,迎回二圣之事應該無礙了?”趙鼎無奈開口,卻又看向了禮部尚書朱勝非。“若二圣南歸,該以何等禮節相對?又該如何安置?禮部可有言語。”
“禮部并無言語。”朱勝非黑著臉攤手以對。“此事并無成例,還請諸位相公給個說法。”
趙鼎在內,幾位相公第一次發現朱勝非原來這么惹人嫌?!
“兩位俱被尊為太上皇,還有鄭、韋兩位太后,這便是四個尊位……”趙鼎無奈繼續了這個茬,卻剛一開口便又覺得朱勝非是真的沒可能有說法,因為誰都沒可能有說法。
別的不講,這四個人,加上一個揚州的元祐皇后,理論上都在官家之上,實際上也僅在官家之下,到底該如何安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