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4章 來,聊個5塊的
縣里的人呼啦啦都走了,屋子里就剩下了趙書記和秦大耳。
兩個人都沒有說話,大耳還在琢磨為什么包船不行,潮水一般的信息灌入了他的腦海,他的腦袋開始發脹,發燙,然后就劇烈疼痛起來,豆大的汗珠從額頭冒了出來。
趙德昌也在發愣,他想的更多,完全忽視了屋子角落站著的那個少年。
時間在慢慢流淌,日頭已經偏西,他們兩個人就那樣站著,誰也沒有說話,誰也沒有動,誰也沒有發覺屋里面還有一個人。
“趙書記!”終于有一個年輕人走進了辦公室,這種寂靜被打破了。
“哦,大海,什么事?”趙德昌問,進來的是陳大海。
“剛才送王副縣長走,他臨走的時候讓我轉告你,我們公社到明年6月份的創匯指標是1500美元。如果實在無法完成這創匯指標,我們打個報告,說明一下困難,其他的事情他來想辦法。他還悄悄地對我說,其實其他的公社跟我們蒼蒲一樣,沒有一個能夠完成創匯指標的。”
這時候,趙德昌才注意到屋角的秦大耳,這個孩子還沒有走呢,誒,對了,他還不能走!
“行,我知道了,下班了,你走吧。”趙德昌將陳大海打發走了,轉頭看向了秦大耳。
“大耳,你過來,坐。”趙德昌招呼著,這時候的秦大耳才好像從夢游中走出來似的,暈暈乎乎地坐到了辦公室的木沙發上。
“大耳,你臉色很不好啊,不舒服么?”趙德昌注意到了大耳的異常。
“趙書記,我沒事兒。”
趙德昌起身,給大耳用茶缸倒了一缸子熱水,想了想,在抽屜里面拿出一個鐵罐子,用手指拈了一點粉末,放進水里,然后嘬了嘬手指。
“來,大耳,紅糖水,以后叫我趙叔,別叫書記,生分了。”
“誒,趙叔!”大耳喝了一大口紅糖水,甜絲絲的,他的心也甜了起來。
“趙叔,聽說你是老紅軍?走過長征?”大耳對眼前的這個清瘦的漢子很是好奇。
“嗯,我當過紅軍!走過長征!小鬼,你知道長征?”
“嗯,我聽說過,二萬五千里,爬雪山,過草地!我還會唱歌呢!”接著,大耳清了清嗓子就不管不顧地高聲唱了起來“紅軍不怕,遠征難...”
趙德昌也跟著唱了起來,夕陽照在兩個人的臉上,他們唱的是那么投入,臉上都充滿了戰勝千難萬險的決心和勇氣,還有對勝利的渴望和信心!
“太好啦,大耳,太好啦!”趙德昌興奮地拍了拍大耳的腿,這個孩子真不是一般人!
“趙叔,我想明白了,為什么王副縣長說包船你負不起責任!”大耳語出驚人。
“大耳,你說說?”
“這主要是解放生產力與目前全國的政治,經濟形勢,以及我們面臨的國際形勢的問題......”
秦大耳開始巴拉巴拉說了起來,只聽了一小會,趙德昌馬上制止了他。起身,關上辦公室的門,拿出筆記本和鋼筆,“大耳,你說慢點,我記一下。”
“大耳,你是說我們現在面臨的國際形勢非常危險,西方對我們封鎖打壓,北方的大熊虎視眈眈,國內還有些人想向著大熊靠攏,走大熊的路,但是我們的教員堅決不肯,因此會有一場大的風波?”
“是啊,我們現在的計劃經濟,一方面是歷史上我們學大熊,另外一方面,集中全國的力量辦大事,也是我們唯一的選擇。隨時準備打仗啊,打大仗,打全民戰爭!”
“那你說的西方搞市場經濟,能夠有效地促進生產力的發展,我們現在不能搞?”趙德昌恨不得將筆寫得冒煙了。
“還沒有到時候呢,現在國際上大熊和鷹醬還沒有掐到你死我活,鷹醬在越南戰場上還能支撐。再過幾年,越南戰爭讓鷹醬流血太多了,他就要找我們一起去制衡大熊,那時候,世界的局勢又完全不一樣了......”大耳想起來了,1972年尼克松會訪華,1979年中美建交......
“你說知青運動根本也是因為工業與農業投入產出比例問題產生的?”
“是啊,你知道,特別是在重工業,工廠為了一個工人工作,國家相應要為他投入的設備資金要高達6000多元,我們的城市承擔不了那么多的城市人口,只好讓他們到農村去。農民其實默默背負了國家發展的重擔,一直是付出最多,索取最少的群體,也是最窮的群體......”
“你說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教育是國家發展的根本?”
“你說第一次世界大戰是化學的戰爭,第二次世界大戰是物理的戰爭,第三次世界大戰很可能就是信息的戰爭?”
趙德昌心怦怦直跳,這孩子的話語讓他以一個完全不同的眼光去看這個世界。
“大耳,你說世界的未來最后終將是人種和族群的斗爭,文化的斗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