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蟾蜍印
這是平平無奇的一個夏日周末,但是今天是丐幫全國聚會的大日子。
莫繼昌是西安市灞橋區白鹿原上農村信用社的社長,今天早早地來到了單位。他今天的任務是將滿滿三大麻袋的錢送到狄寨塘村,那里有一個村民娶媳婦,會來很多客人,流水席都已經擺了一天了,據說會連續擺上三天。
“小周,你小心點。”莫繼昌不得不吩咐一下這個毛手毛腳的家伙,他正將半扇豬給一下子扔到拖拉機上。這個家伙前天剛剛調過來,年輕人是很賣力,不過就是干活有點毛糙。
“莫社長,今天我也可以去坐喝么?”小周問,坐喝就是吃席。
“你剛來,今天就看家吧,以后有的是機會的,我和小湯去就可以了,放心,我會給你帶些硬菜回來。”莫繼昌才不可能帶他,開著拖拉機突突突地走了。
莫繼昌來到了狄寨塘村,跳下拖拉機,跟村民們寒暄起來,不停地散著煙。這家人娶了個外地的媳婦,聽說外家有錢,來了很多賓客。
流水席上居然能夠見到厚厚的肉片,還請了城里唱的劇社,在曬谷場上搭起了戲臺,有秦腔也有迷糊(一種委婉動聽的劇種,跟高亢的秦腔走兩個極端),聽說還會在更晚的時候唱《尼姑思凡》!那真是帶勁吔!
莫繼昌掃了一眼現場烏泱泱的人群,拖兒帶女的,也不知道有多少不是本村的,踏馬的,這陣勢,估計是本村人昨天吃了一天,已經告知了十里八村的親朋戚友過來了。雖說在村口有民兵守著,但是只要是本村有人領著,就能夠進來坐吃!
這時候戲臺上在唱《五典坡》。這折戲講述的是王寶釧與薛平貴的愛情故事。王寶釧是唐朝宰相王允的女兒,她與薛平貴相愛,但因為薛平貴出身貧寒,王允不同意他們的婚事。王寶釧為了愛情,毅然決然地與父親斷絕了關系,與薛平貴一起住在了五典坡的寒窯中。后來,薛平貴從軍出征,王寶釧在寒窯中苦等十八年,最終等到薛平貴歸來,兩人團圓。
“他大舅他二舅都是他舅,
高桌子低板凳都是木頭。
金疙瘩銀疙瘩還嫌不夠,
天在上地在下你娃甭牛。”
戲臺上經典的唱段出現了,下面的熊孩子開始跟著亂嚷“他大姨他二姨都是他姨,大饅頭小窩頭都是奶奶!”
民風淳樸啊,民風淳樸!
莫繼昌搖了搖頭,坐上拖拉機往公社食堂去了,那邊是貴賓席,也有民兵守著。
他對門口守著的兩個持槍的民兵點了點頭,讓他們幫忙扛著3個麻包袋走進了公社食堂。食堂里面也坐了十幾桌,絕大多數的人他都不認識,穿著五花八門,有男有女,不過還算光鮮。
每次來聚會的人都不會相同,有條紀律是誰都不能認識任何一個陌生人。這些人都是幫中的中層,來聚會算是個榮譽,也會有額外的獎勵。
但是莫繼昌不知道的是,這些人中間,有很大一部分人是回不去的。他們是需要被秘密清洗的人。這才是丐幫每三年一次聚會真正的意義。
張流不得不這樣做,畢竟一個組織中,總是會出現弱點和漏洞。他對蔣委員長的名言“寧可錯殺一千,不能放過一個”深表贊同。正所謂“流水不腐戶樞不蠹”,有殺錯的,那就算他不好彩吧!
與此同時,在幾公里外的湖塘村也有一個聚會,不過是白事。這里的一個后生死在了外頭,白事辦的并不張揚,招過魂,設了個小靈棚,主人家也有請席。
公社的文書領著一個穿著工作服的中年人來到了主人家。他先是拜祭了逝者,然后來到主人家面前。
“謝老伯,請節哀,我是市殯儀館的,我也姓謝,這是我的工作證。”中年人遞上證件。
“我們的靈堂,出殯一系列的事情都可以按照族老的要求,但是這土葬再也不合適了,國家有政策。”中年人說,好像有點感冒,有點囔囔鼻。
這是來要求這家人選擇火葬的。白發人送黑發人,本身就是一件更加悲傷的事情,中年人也很客氣。
“公社的人跟我們說了,行,火葬后再入土。”謝老伯磕了磕旱煙斗,很是配合。
“太感謝了!我們殯儀館免費提供骨灰盒,是我們那最好的。謝謝您老能夠移風易俗,響應國家的號召!”中年人叫來了個年輕人,手里面捧著一個精美的骨灰盒。
年輕人來到了主人家面前,突然將骨灰盒往天上一扔,轟的一聲,整個骨灰盒在空中炸開了,白色的煙霧瞬時蓋住了整個靈堂。
這個中年人和年輕人快速地沖出靈堂,來到院子,只見他們都揮動著一根東西,將亂做一團的人一一放倒。
中年人還好,只是掃斷了人的小腿骨,那個年輕人每一下都敲碎了人的膝蓋骨,下手極為狠辣。
有幾個人沖到了院子的外面,但是外面響起了幾聲槍聲。
這一切發生得很突然,僅僅3分鐘過去,一切都平靜了下來。
這個靈堂里面,就是丐幫的高層了,八個香主,十五個堂主,三個丐幫的高層,還有兩個特殊的客人全部被抓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