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8章大議
上來就是個反對的,旗幟鮮明,理由充分,李破暗自點頭,覺著他說的很有道理,王不見王才是正常狀態。
兩國相交,各憑手段,見面聊一聊的想法確實有些荒唐,阿史那楊環并非蠢人,卻還是派人提出派人提出會盟,若不是想要把他捉去突厥王庭,那就是真的渴欲一見了。
想親自看看他是不是真的長的很像楊堅夫婦?
李破沒有說話,選擇繼續等待,商量事情嘛,有反對的自然便有贊同的,若是大家有志一同,觀點一致,那說明根本沒有商量的必要。
果然,等了一會,中書令蕭禹便開了口,“溫仆射所言甚是有理,然臣以為,吾與突厥交好多年,既為盟友,又為親戚,此為私情也。
以當前之勢而論,天下初定,國力疲敝,若能與突厥修長遠之好,其利甚多,此為公義也。
而利弊之間取其大者,方為明智之舉,不能一概而論,始皇帝巡行天下,為昭六國之人明其主也。
煬帝四處巡游,荒唐之舉累累,怎只會盟一事?
如今至尊平定天下,功績已同秦皇漢祖,賢明之處,世人皆知,楊廣之流差之遠矣,與其以煬帝為鑒,不若放眼將來。
所以臣以為使者往來,不應以婉拒為主,反而該與突厥商議會盟細節,避害趨利,讓突厥可汗察查吾之誠意。
若其覺得會盟之事確實多此一舉,收回成命,與我也是無礙,若是執意會盟,臣愿陪于至尊左右,逢有無禮,臣當死于階下,以告突厥大唐不可輕辱。”
好吧,蕭禹還是那個蕭禹,性情偏于激烈,商量個事情,就事論事也就是了,可他偏不,夾槍帶棒的,隱約有譏刺溫彥博膽小無能之意。
溫彥博沒搭理他,蕭禹之為人,他領教已多,那是個當仁不讓,卻又氣量不足的家伙。
前些時高慎一案就能看出一二,就因為高惲強登成國夫人車駕,便惹的他窮追不舍,儼然便成了倒高的主力。
大家都有些偃旗息鼓的時候,他還不依不饒,和這樣的人當同僚,只能就事論事,與他當面爭吵無益于大事,還可能結下私仇。
哼,過后得找機會參他兩本,壓一壓他的氣焰才成。
李破則不管這些,又暗自點頭,蕭禹說的也有道理,楊廣那敗家子怎能與我相比?他領人出去都是耍威風去了,咱出去可是為了國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