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順序,該是封德彝發言了,官場之上就是這般,等級森嚴,亂了的話,很可能會出現政治事故。 若說溫彥博,蕭禹兩人都是棱角分明,陳述己見時多數不會為外物所動的話,封德彝就是個反面教材。 在不確定君王心意的時候,他從來不擔重責,為之后留出說話的余地。 所以他的建議也就流于泛泛,只說其他兩人說的都有道理,而且事關重大,不如派遣使者去突厥,商量會盟之事外,也看看突厥國內動靜,也好做到有的放矢。 如此拖延個一年半載的,也能更為明確的察知突厥可汗的心意。 封德彝就有這個本事,把稀泥和的花樣百出,竟然讓人聽上去比溫彥博,蕭禹兩人說的更為實際穩妥一些。 你說他這本事,也是沒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