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04章算計
元貞七年的科舉變化其實不算小。
進京來的趕考士子多出許多不說,上次京試的文院也在元貞五年進行了擴建,四周還建了幾處園林,就是想弄的文雅別致一些,也務求清靜。
文院緊挨著皇城,在皇城的東側,與布政坊相對,是比較繁華的地界,元貞三年的時候騰了出來,作為了文院所在。
如今的文院經過幾年的建設,林木幽深,鬧中取靜,和元貞四年時已是大不相同。
考生的屋子也建的比以前寬敞了,外面鳥語花香的,三天的時間,你住在這里,一定能文思泉涌,把自己的才學都發揮出來。
嗯,這些都是玩笑,國家的論才大典,自然要越做越好,不然就是官員們的失職了。
而且考試的難度會越來越高……
至于流程嘛,除了越來越完善的嚴格監管,增多了一些科目,其他的倒沒有什么大的變化。
只是朝廷有了余力,決定人性化一些,對那些進京的士子給予一定的優待,比如說長安周圍的禁苑園林,他們都可以隨意進出觀賞。
辦文會的時候,朝廷官員只要不耽誤公務,也都可以應邀前往,跟士子們做一下交流,朝廷并不會對此進行管束或者反對。
士子們想要進入國子監,長安書院,或者海事學院讀書,也可隨意申請,只要夠了資格,便可入讀。
才學大的,表現突出的,甚至能受到這些地方的主動邀請,上次京試的時候就是如此,算是給士子開辟了另外一條入仕的捷徑。
還有就是有那生活拮據的,朝廷會給你找地方免費住宿,一應飲食也都無償供給。
當然了,如今應試的士子這樣的人不多,許多人更都是大戶人家出身,生活方面并不需要朝廷費心。
他們來到長安,還能促進長安的經濟繁榮。
弊端就是這些人和京中的一些人家聯絡有親,入京趕考就四處托人情,打通關系,很容易引起科場弊桉。
只是近兩年倒是不虞有事故發生,畢竟皇帝和朝中重臣們都在不錯眼的看著呢,想要帶壞風氣的人都得小心自己的身家性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