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7章選才
至于像后來一樣,免除賦稅,還給發(fā)工資的做法,那真就是把讀書人當祖宗來供著了,但你要敢在這會來這么一出,貴族們那可就高興了,舉人們名下當時就能給你弄出萬傾良田出來信不信?
其實李破此時想的就是一個性價比的問題,小氣如他,才不會像老趙那么大方。
付出的最好少一些,能讓落選的舉人們高興就成……
至于進士,那就算是入仕了,賞官是一定的,只是要恰當,這個吏部已奉上表章,不需要李破操心。
他想的是怎么讓這些人風光一些,以表明朝廷的重視,激起讀書人參考的熱情。
杏林宴可以辦一下,簪花游街嘛,娘兮兮的,估計是后來老趙的子孫弄出來的玩意,大唐尚武成風,可不能這么弄。
今年科舉還增加了策問的環(huán)節(jié),要選一位狀元出來,榜眼探花什么的都不見影,李破也不打算弄的那么花哨。
這還是為了長遠打算,科舉需要一步步的進行完善,一下弄的太復雜了容易出紕漏。
………………
李破思緒萬千,而實際上,他對今年科舉的結果并無多少期待,他所關注的是科舉制度本身。
至于選出來的都是些什么人,有著多大的才干……也許他們將來會很杰出,可現(xiàn)在嘛,一群的年輕貴族,文章做的再好,說話再是漂亮其實也是紙上談兵。
你給個一縣之地讓他們治理,十個里面有一個能勝任的就不錯了,更不要說能做出點政績來了。
當年李破在馬邑的時候,李靖對自己的侄兒的評語就是一縣守捉之才,干不成大事,那還是當了幾年官的人呢。
事實也證明李靖沒看錯人,那確實是個廢物點心。
所以說科舉選才,選出來的是模子,需要雕琢,成不成器都在十年之后,李破對此看的非常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