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7章 定策
他想的確實很多,這讓選擇變得更加艱難,可當著眾人之面,他不會有所表露,拍了拍桌案,笑曰:“張將軍忠心難得,志氣可嘉,既然如此,便以張將軍為馬軍……副總管,領三千騎如何?”
得了好處的張士貴在眾人各異的目光中,捶胸致謝,可誰也不知道,他心里已是充滿了失望,也是多年的教訓使然,讓他還能將笑容掛在臉上罷了。
可以說,李建成說的話令他大失所望,他可不是一個標準的武夫,自小他便讀過很多書,考個進士可能不太容易,可要是拿到軍中來,他的才學絕對是一等一的。
在這一點上,他和劉文靜一樣,心高氣傲是有所仗持的原因,并非是毫無來由的狂妄。
所以聽話知音,他便明白,自己的一番話應該是白說了……
潼關上下,能征慣戰的將領沒有幾個,更可笑的是,滿屋子的將軍,都位列公侯,可當年這里大部分的人卻都是逃人之屬。
換句話說,他們中間很多人都是逃避遼東兵役的家伙,投效李淵之后,又隨在太子李建成身邊駐守于潼關,除了剿除匪患還經歷過一些戰事之外,竟然沒幾個人經過大的陣仗。
倒是桑顯和,呂成大等人曾隨屈突通平楊玄感之亂,又在李淵南下的時候跟其戰于河戰于河東,部下多為隋末官兵,很有戰斗力。
像這樣的兵員構成,若要采納張士貴的建議,是需要有一位英明果決的統帥的,你自己猶猶豫豫,不敢當場決斷,戰時怎能收眾志成城,一力向前之效?
若不能一鼓而潰王世充,那出關作戰就是找死,河南軍旅最擅長什么張士貴清楚的很,越是陷入亂戰,河南軍旅的戰力越強,再有李定安,蕭銑窺伺于側……
好吧,張士貴覺著,李建成這樣的人在危急關頭靠不住,在如今這樣一個時節,沒有孤注一擲的勇氣,成得了什么大事?
三千騎,若無大軍在后,一同向前沖殺,我領著這三千人去送死嗎?
至此,張士貴是心灰意冷,再不愿多說一個字出來了。
軍議過后,張士貴轉頭就走了,也沒什么人在意他,還都想著能被太子單獨召見,好多說一說自己心中所想。
倒是李綱還想尋方才那個大膽進言的末將談談,只是看了一圈,張士貴卻已不見蹤影,遂也作罷,畢竟他也剛來潼關不久,大戰在即,他需要熟悉潼關的上上下下,和一個不招人待見的家伙走的太近,很容易招至非議。
而回到后宅的李建成不出意料的又在書房所在開起了小會,這時他身邊的就都是東宮部屬了。
除了東宮舍人李綱外,還有東宮左衛驃騎,檢校左率韋挺,車騎將軍謝叔方,虎賁郎將任璨,東宮洗馬魏征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