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三日粥廠
瘦高百戶也不申辯,被府尹大人罵完,他甩開馬鞭,帶著手下的軍士騰出一個大概五丈見方的空地,軍士們又從馬車上卸下很多木樁和繩索,打樁圍繩,將這五丈之地圍了起來,左右各留一個進出的小門,寬窄僅容一人通過。
這種打樁圍繩頗似前世里的超市打折,因人數(shù)太多,就用繩子一圈一圈的隔開,免生混亂。
饑民們見瘦高百戶殺氣騰騰,百戶手下的軍士一人一根鞭子,啪啪的亂抽,將不受規(guī)矩的人抽的呲牙咧嘴,連連后退,沒有鞭子的則是亮出手里的明晃晃的長刀,一時都被震懾住,再無一個敢出頭挑事的。
朱慈烺微微松口氣。
朱慈烺點頭。
見官府開始架鍋,饑民們的騷動徹底停止,只眼巴巴的看著鐵鍋,盼著米粥快點熬熟。
順天府尹是三品,又是京官,每日都上朝,對朱慈烺自然不陌生。
朱慈烺沒讓他們起身,臉色冷冷的問:“西便門外的這些災民,聚集在這里有多久了?”
聽到太子殿下要運糧,要他在西便門開設粥廠,他吃了一驚,急急就趕來。
此時見到朱慈烺,他更是小心,回答的每一個字都在心中仔細斟酌。
“每三日的中午,順天府都會在此開設粥廠。”周堪庚臉色尷尬。
“回殿下,”周堪庚苦笑:“府庫無糧,必須向城中的商戶募集,但募集數(shù)量有限,無法日日供應。”
“回殿下,一次一百石。”
“只一頓嗎?”
“從明天起,我一日給你兩百石糧食,配上你順天府的賑災糧,你要日日設廠,絕不可再有一個饑民餓死!”
“嗯?為什么?”
“殿下,災民只能濟,不能飽啊!如果當災民就能有吃有喝,那誰還會耕田勞作,辛苦當兵呢?怕不要都來當這災民了,此其一;其二:如果殿下每日給臣兩百石,臣大設粥廠,消息一旦傳開,河北山西,乃至陜西山東的災民,都會蜂擁向京師而來,到時京師的災民就不再是數(shù)萬,而是數(shù)十萬了,不說因此而引起的天下震動,就問一句話,到時,順天府是賑還是不賑?災民齊聚京師,一旦聚嘯生變,朝廷又如何處置?其三:殿下的糧食是從米行買來的,每日兩百石,耗費眾多,如今外有建虜,內有流賊,處處都需要用錢,殿下?lián)彳娋I,應該將錢糧用在京營將士,以為我大明練出一支精兵,豈能將不多的錢糧浪費在災民之中?”
朱慈烺臉色沉沉地不說話,周堪庚所說的三個理由,乍聽之下很有道理,連田守信都好像被他說動,不由自主的點了一下頭,但細細一想,周堪庚的三個理由根本經(jīng)不起推敲。
第二,錢糧問題,朱慈烺自有辦法,不需要周堪庚多操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