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5章 破營
但還沒有喊出來,就聽見“嗖”的一聲,寒光幾閃,幾支箭矢忽然從柵欄外的黑暗中急射而出,林保下意識地閃避,但卻晚了,砰的一聲,只覺得額頭一緊,其中一支箭矢準確的釘在了他的額頭上,巨大的動能瞬間將他撞翻在地,沒有流血,但他的生命卻漸漸流逝。他臨死前的最后一個念頭是:怎么能這么準?
“敵襲~~”沒有被弩箭射中的士兵大聲呼喊,一邊閃躲隱藏,一邊找尋弓箭,向柵欄外的黑暗中還擊。而負責警惕的士兵則是拿出銅鑼,當當當當的急敲起來。
隨后,那些黑影急奔上來,不顧敵人射來的箭矢,拼死將那一片搖搖欲墜的木柵欄推倒在地,營中的建虜拼命放箭,轉瞬之間,就有十幾個推墻的勇士被射成了刺猬……
伴隨著爆炸聲,大地忽然顫抖了起來---那是無數的馬蹄在大地飛奔疾馳的聲音,“敵襲~~敵襲~~”鑼聲之下,整個建虜大營都喧鬧了起來,還在熟睡夢鄉中的建虜士兵被驚醒,紛紛爬起,但不等他們穿上甲胄,拿起武器,無數明軍騎兵就已經殺入了營中,如滾滾地鐵流,向他們直撞而來……
巡營歸來之后,漢軍鑲藍旗副都統張存仁疲憊不堪的躺下,所謂的疲憊,并非全部都是因為體力的消耗,更因為心力交瘁,誰也不曾想到,這一次入塞竟會如此的坎坷,明軍忽然換了一個面貌,感覺完全不像過去的明軍,也不是過去的明國,只一個堅壁清野,就讓大清吃盡了苦頭。
從入塞一開始,大清就處于被動,而最想不到的是,多羅貝勒阿巴泰的偏師竟然會全軍覆沒!
難道天下局勢要改變了,大明不再只是被動挨打,開始有還擊的能力了?
小小年紀,怎有這樣的能耐?
青邊口之戰中,張存仁率領鑲藍旗沖鋒陷陣,最終成功奪下青邊口,不過多鐸對他的態度卻依然冷淡,張存仁心中忐忑,知道自己就算跟在多鐸身邊,怕也獻不出什么計策,于是他自請留在宣化--雖然多鐸的第一目標并非是宣化,但張存仁卻清楚宣化的重大意義,他留在宣化,不但可以避免繼續被多鐸厭惡,而且還可以立下功勞--這樣回到盛京之后,他對黃太吉也能有所交代。
雖然表面厭惡,但對張存仁的能力,多鐸還是認可的。
明軍主力都在居庸關的后面,整個宣大地區,能動用的機動只有宣府總兵周遇吉的三千兵和大同總兵姜襄的兵馬,姜襄遠在大同,想要馳援宣化也鞭長莫及,因此張存仁唯一要注意的就只有周遇吉,即便如此,張存仁還是不敢大意,因為他總覺得,明國太子怕是不會乖乖地躲在居庸關之后,任由大清在宣府劫掠,,說不得會有什么動作。
“有多少人?”張存仁一邊喝問,一邊赤腳沖出營帳。
張存仁又怒又急,他想不出明軍從何而來?難道是周遇吉殺過來了?不可能啊,他專門派了部隊盯著龍門衛,但使周遇吉有任何動靜,他立刻就會知道,難道是大同兵?更不可能,大同兵遠在六百里之外,就算日夜兼程,也需要五天時間,至于張國維的標營和宣化城中的守軍,就更是不可能了。
顧不上多想明軍從何而來,張存仁急急問:“穆隆額在哪?快令他迎敵!”
一名親兵急忙去傳令,另外幾個則手忙腳亂的幫張存仁披甲。
嘴上這么說,但張存仁心中的驚慌卻也是越來越多,因為他清楚的聽到,喊殺聲越來越近,馬蹄聲越來越響,等張存仁披掛整齊,沖上營帳,翻身上馬,接過親兵遞來的長刀時,就看見南邊一陣大亂,有一彪明軍正向這邊猛攻過來,為首的那個名將揮舞手中的長把砍刀,嘶吼著,硬生生地在阻攔的清兵之中殺出了一條血路。
卻是虎大威。
虎大威揮刀要追,但張存仁的親兵卻圍了上來,刀砍槍刺,盾牌遮擋,將道路擋的嚴嚴實實,虎大威奮力砍殺,一時卻也沖不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