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太平之解
就連對佛門沒有太大感情的宋伊人,此刻神情也微妙起來,他瞇起雙眼望向那長桌盡頭保持高位姿態的太子,這與靈山簽訂的協議條約,顯然是云洵從天都皇城帶來的……而這一切背后的授許者自然就是太子殿下本人了。
他想過天都會很霸道。
但沒有想過……天都竟然如此霸道。
而最難受的一點,就是目前的靈山,沒有絲毫的“反抗之力”。
靈山可以憤怒,可以抗議,卻不可以不接受。
但若是強行逼迫靈山方低頭,勢必要積起民怨……宋伊人望向長桌盡頭的李白蛟,心想以太子在天都城這三年展現出來的胸懷和韜略,應該不會犯如此低級的錯誤才是。
果然。
在第一塊竹簡文字浮現結束之后,云洵又從袖袍內取出了第二塊竹簡,只不過這一次他沒有急著推出,而是緩聲道:“這些條例……都可以廢除。只需要靈山答應天都一個條件。”
情報司大司首的目光望著寧奕。
“三年之內,靈山將兵符送往天都,天都將有一次遣動靈山僧兵的機會……”
來了。
果然是針對“東境之戰”的談判。
太子與二皇子勢不兩立,已是水火不容,而大隋格局看起來風平浪靜,其實內里早已是滔天駭浪,只不過天都的“懷柔”,琉璃山的“隱忍”兩相疊加,所以尚未爆發沖突。
因為“紅拂河”和“鐵律”的原因,太子一直尋求著完美的破局之法。
東境長城外的靈山,背倚琉璃,若長城門戶大開,僧兵從背后長驅直入,加上三圣山劍修,只需挪動一境之力,便可將“琉璃
山”鬼修盡數打殺……這是棋局上最壞的結果,打殺琉璃山,太子勢必要付出代價,天都至今尚未動手,想必是太子希望求得一個“太平之解”。
寧奕坐在佛子的右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