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三章 太平之解
這場談判的進行,緩慢而有序。
宋伊人和云洵“有來有回”的進行著言語上的博弈,兩只狡狐看似唇槍舌劍斗的激烈,但背地里已經聯袂結盟,實際上都是在等待事態的下一步進展。
太子不開口。
寧奕也不開口。
開口者是闡述意志的戲子。
沉默者才是這場談判的主角。
……
……
寧奕的目光始終落在長桌盡頭……這場談判里的聲音似乎都與他沒什么關系,他望著遙隔千里外的年輕掌權者,隔著神海陣,無法看清太子模糊的面容。
太子是一個令人捉摸不透的聰明人。
他的態度總是搖曳在兩極之間,竹簡上的字句,單看其一,或像一只猙獰猛獸,不容抗拒,若是反抗便要被撕成碎片,千刀萬剮,又或像是春風拂人,字字懷柔。
這種“搖曳”的假象,其實本身就是一種極其“堅定”的態度。
順我昌,逆我亡。
自光明皇帝斬殺不朽,修筑倒懸海后,再無長生者,大隋皇權萬世長興,武夫即便修至涅槃境,亦無法與皇權對抗,有鐵律與皇座加持,天都自當為大隋天下之中心。
太子看靈山,看琉璃山,看東土,看東境,皆為膝下之壤。
若從,便贈予嘉賞。
若不從,便賜爾刀劍。
當云洵將天都真正謀求的那樁“交易”擺在長桌上的時候,云雀拎起的眉尖緩緩落下,他背后的僧袍苦修者,則是低下頭,默默等待著佛子的回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