番外:背景說明
第一次寫以國外為背景題材的商業小說,除了人名給大家帶來的無法辨別的困擾,國外背景勢力的層次和分布也讓大家看得有點暈乎。
這里做一個梳理說明吧。
一、財團
日本財團的歷史悠久,大致要分成戰前和戰后兩個階段。
【戰前階段】
在戰前,日本逐漸形成了四大老牌財閥:三井、三菱、住友、安田。
(1)三井財團
創始人三井八郎兵衛高利于1673年在江戶(今東京)和京都開辦綢緞莊,以后兼營錢莊。從18世紀20年代起開設了以經辦銀錢匯兌業務為主的三井兌換店,成為商業資本加高利貸資本;并同時資助封建諸侯,替德川幕府包辦匯兌,作為御用特權商人而成為富商巨賈。
在明治政權初年,三井家族將自己身份由御用特權商人轉為新時代的政商,確保了自己的身份和利益不受政權更替而產生影響。1876 年由于在明治維新初年轉到新朝廷方面,并得到明治政府的照顧把持了全國的金融業。三井家族在此時通過整合三井兌換店以及其附屬金融機構和掌握當時的官銀為基礎開辦起自己的私營銀行——三井銀行。三井銀行是明治維新后日本的第一家私人銀行,此后開始依托三井銀行不斷擴充產業范圍。
隨著戰時體制的實施,三井財閥又與軍部合作,向軍需工業和占領地擴展事業,最后在二戰前發展成為擁有151個直系、旁系和投資公司的大財閥。其中僅三井物產的營業額40年代前期便達到30億日元。二戰期間,三井財閥的核心——三井銀行,兼并了日本第一銀行更名為帝國銀行。其經營實力很快就超過了安田銀行而居財閥銀行首位,使得三井壟斷財閥的直屬企業和旁系企業通過此次銀行合并得到更加雄厚及強有力的資金支持,得到更快發展的機會。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時,三井財閥的規模是三菱財閥的1.5倍、住友財閥的2倍、安田財閥的3倍左右。
(2)三菱財閥
三菱財閥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巖崎彌太郎在土佐藩經營的運輸業務。巖崎彌太郎在1870年擔任土佐藩在大阪市西區堀江設立的土佐藩藏屋敷(負責儲藏并販賣來自各地方大名的貨物的組織)中99家商會的領袖。1871年,日本實行廢藩置縣,99家商會成為個人企業。于是巖崎彌太郎從土佐藩購買了三艘船只,在1873年設立三菱商會,開始經營海運(后發展為日本郵船)和商貿(后發展為三菱商事)等業務。
三菱財團以海運、商貿起家,到了四代目巖崎小彌太時,1917年,成立了三菱造船、三菱造紙,1918年成立了三菱商事、三菱礦業,1919年成立了三菱銀行,1920年三菱造船分化為三菱內燃機制造和三菱電機等子公司。此后,隨著日本不斷發動戰爭,國內的軍工產品需求激增,三菱的產業獲得了空前的發展。
(3)住友財閥
住友是日本最古老的企業集團之一,擁有400多年歷史。早在16世紀時,住友家族因在四國島上開創并經營一座銅礦而日益發展壯大,成為日本官方指定的供銅商,主要服務于當時日本一些極具實力的名門望族,其中包括在1603—1868年間統治日本長達260多年的德川幕府。
明治維新之后,在吸收西洋技術不斷擴展銅生產量的同時,機械工業、石炭工業、電線制造業、林業等關連事業也相繼得以開展,逐步發展成為以工礦業和金融業為中心的近代財團。
到20世紀初,住友家族已經迅速發展成為日本國第三大金融財閥。上世紀30年代及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一些頗具政治影響力的壟斷集團成為日本****的主要追隨者,住友財團也不例外。在此期間,住友財團的家族集中化更加明顯,該財團的大部分產業都集中到了住友家族手中。到1937年,住友家族的第16代傳人已經掌握了財團股本總額的90%之多。
(4)安田財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