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七章 不在一個層面
嘉靖皇帝心里清楚,秦德威雖然沒有明說,但防范的其實是東南沿海那些走私大族。
就是秦德威這段話,真讓別人意外了,簡直穩重的不像是個二十一歲的年輕人。
然后內閣大學士們悲催的發現,他們仿佛不知不覺的變成了旁觀者。
完全跟不上秦德威的思路,很多地方也是似懂非懂的,根本插不進話去。
秦德威費盡心思的獻策,充分表現了自己在外交事務上的專業性后,又又一次對嘉靖皇帝提醒道:
“陛下!夷務不同于尋常事務,以后也會越來越重要,必須要由精通此道的大臣管起來!”
嘉靖皇帝沒理秦德威,卻對閣老三人組問道:“朝廷是否有必要設置總管夷務大臣?”
“不可!”嚴嵩忽然開口阻止。
然后嚴嵩解釋說:“夷字太過于廣泛,從北虜到朝鮮,從南洋蠻邦到西南土司,都是諸夷,總管夷務職權過大。”
最簡單的例子,北虜也是外夷,難不成總管夷務連九邊兵鎮事務都能干涉了?
“臣以為,只冠以海事二字即可!”最后嚴閣老也提出了建議。
感覺秦德威今天已經勢不可擋了,既然無法阻攔,那就只能盡力削弱了。
從總管諸夷到總管海事,差的不是一點半點。辦事不如人就算了,爭權不能再一敗涂地!
“不可!”這次是秦德威發聲了。
秦德威也有自己的解釋,“如果明確冠名海事,那么天下人都會猜測,朝廷突然專設此官,說明必將對海道有大動作了!
這豈不是明明白白的泄密?嚴閣老怎得如此糊涂,連這都想不清楚!”
聽著兩邊較真,嘉靖皇帝也頭疼了。
臣子之間一團和氣固然令人擔憂,可是互相針對到一個字一個字摳字眼的地步,同樣很煩惱。
------題外話------
我想了一天,都沒想好新加的官職該用什么名字,大家也幫我參謀參謀。可惜主角不是武官,不然可以佩征夷大將軍印,去寧波開幕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