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千古一帝
弘治皇帝隨后看了蕭敬一眼:“蕭伴伴。”
蕭敬佝僂著身子:“奴婢在。”
“朕的話,你聽明白了吧?”
“奴婢聽明白了,奴婢一定好好協助方舍人。”
弘治皇帝道:“辦妥了,你也有功勞,辦不好,朕不辦方卿家,找你。”
這句話,情有可原。
報表是方小藩獻上的,她是計算天才,可她畢竟年紀還小,年紀輕輕,就獨當一面,若說她有其他的心思,弘治皇帝是不相信的,因此,事情若是辦砸了,她雖有過錯,可是不多。十之八九,就是下頭的人欺上瞞下,不肯鼎力協助,所以,弘治皇帝冤有頭、債有主,廠衛那里掉鏈子,就找你蕭敬了。
蕭敬忙艱難的道:“是,是,奴婢知道了。”
“這便好。”弘治皇帝微笑:“朕等著你們的好消息。”
眼下這些報表,還是過于粗糙,他期待有更詳細的報表出來,不過……想來將整個天下摸排一遍,沒有一年以上的功夫,是別想的。
弘治皇帝呼出了一口氣,左右張望:“朕也乏了,起駕。”
說著,弘治皇帝突然駐足,他面上露出了不悅之色,朝劉健道:“劉卿家,近來,有不少的翰林和御史,成日上奏,說什么昌平乃大治之世,這些奏報,以后朕不必看了,若還有這樣的奏報到了內閣,你們不必進上,直接留中吧。”
劉健面露慚愧之色。
他當然知道清流和士林的讀書人們都想什么。
這群人,就好像溺水之人,他們越來越意識到,屬于他們的時代,正在逐漸離他們的遠去。
從前他們指點江山、揮斥方遒,何等的風光得意,可自打新學漸漸的開始深入人心,他們就如一群棄兒,在朝中,天子越發的不器重他們,而是將注意力,放在保定布政使司上頭,在廟堂,科學院的地位漸漸鞏固,陛下更傾向于聽從科學院的建議,而不是那只精通文史的翰林院。
吏選官,也已開始嶄露頭角,逐漸的,為朝廷所倚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