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二百五十七章:千古一帝
哪怕是科舉……他們也再難有什么作為,竟被新學之人,占去了不少的名額。
長此以往,他們的未來,已經可以想象了。
以往能入翰林,便是天之驕子,成為萬千人所羨慕的偶像。
可現在呢,翰林院已經開始漸漸的式微。
他們就如一群溺水之人,而此刻,毛紀在昌平的事跡,就成了他們的救命稻草。他們毫不猶豫的將這救命稻草一把抓住,恨不得告訴全天下,朝廷……是有選擇的。
新學可以在保定布政使司做出亮眼的成績。
理學也可以。
圣人的目標,不就在昌平得以實現嗎?
這些人,瘋了似得上書,不斷的夸獎,并且表達出了,這昌平,才是正確道路的愿望。
明里暗里,他們貶低新政,甚至……對太子殿下,也頗有微詞。
可這些……
身處在內閣的劉健等人,卻是兩面為難,他們很清楚,他們是無法堵住天下讀書人的悠悠之口的,可是對那昌平所發生的事,劉健并不認同。
新學重民富國強。
而理學重教化。
他們更傾向于前者。
劉健道:“陛下………這畢竟乃是奏疏,臣若是擅自留中,只怕,會壞了規矩。”
內閣大學士,沒有選擇什么奏疏可以遞入宮中的權利,若是擅自可以留中奏疏,和本身就是大逆不道。
弘治皇帝冷哼一聲:“這些人,成日坐而論道,妄議朝政,是可忍、孰不可忍,難道非要讓朕動用梃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