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揚(yáng)眉吐氣
此時,弘治皇帝穿的并不是很厚實(shí),他正安靜地坐在暖閣的御案跟前。
這兩天,其實(shí)他的身子染了一些風(fēng)寒,老是咳嗽,不過對此,他似乎并不在意,只命人熬了點(diǎn)驅(qū)寒的湯水,喝了之后,覺得好了一些,他腦海里至今回憶的,還是歐陽志的話——遼東軍民,太苦了。
是啊,遼東軍民太苦了,而那在西山的礦工,又何嘗不苦呢?因此來推論,天下的百姓,哪一個不苦呢?
想到此,弘治皇帝便沒來由的,有一陣憂慮。
他看著劉健,看著謝遷,看著李東陽,看著馬文升,還有召來的翰林侍讀學(xué)士沈文。
沈文是來匯報關(guān)于詔書撰寫情況的。
陛下要下敕命,宣揚(yáng)歐陽志的事跡,可怎么把握,這位待詔房的侍讀學(xué)士,卻有點(diǎn)犯了難。
可到了這里,陛下什么都沒有說,只是沉默。
偶爾聽到陛下輕微的咳嗽,這倒令沈文心里頗有幾分擔(dān)心。
就在這出奇的安靜中,弘治皇帝突然道:“諸卿家,三皇五帝時,是什么樣子呢?”
眾人一愣。
萬萬想不到,陛下竟有此雅興。
沈文一聽到三皇五帝,便頓時提起了精神,眉飛色舞地道:“那是大治之事,圣君教化萬民,因而天下人俱都知禮,路不拾遺、夜不閉戶,真是令人向往啊。”
這幾乎是讀書人最標(biāo)準(zhǔn)的答案了。
弘治皇帝卻話不對題的道:“那時的百姓,都能吃飽肚子嗎?”
沈文頓了頓,才道:“陛下,想來……他們一定是可以吃飽的吧,圣君在上,百姓豈會面帶饑色?”
弘治皇帝吁了口氣,幽幽地道:“看來,朕不是圣君,可能是暴君,否則百姓們怎么會面帶饑色呢?百姓………苦不堪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