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章:揚眉吐氣
“……”沈文沒料到,皇帝陛下居然來抬杠。
本來還以為這是理論上的研究,結果陛下一席話,差點沒讓他噎死。他期期艾艾的,不知該怎么答好了,總不能當真說,陛下確是暴君吧。
弘治皇帝卻是笑了笑:“朕還有一事不明白,三皇五帝時,百姓們尚可飽食,何以到了如今,不只人心不古,便連吃飯穿衣也不如古人呢?朕對此有所懷疑,這三皇五帝事,是否以訛傳訛。”
這一下子,所有人都怔住了。
任何學說,或者說宗教,最怕的就是有人老是問為什么。
因為天下的學問,終究是有漏洞的,這世上,從來不曾有沒有缺憾和漏洞的東西。
因而,一般的學術或是宗教團體,大抵采取的辦法就是,你再瞎嗶嗶,我就弄死你。于是乎,提出問題的人解決了,那么一切就可以自圓其說了。
可如果遇到了一個弄不死的人呢?
比如……這個人乃是陛下。
沈文憋紅著臉,不知說啥好了,心里是堵得慌。
只見弘治皇帝悵然道:“三皇五帝,人人都敬仰,可三皇五帝時,何以讓百姓們飽食,又如何大治天下,后人們卻多是語焉不詳,這真是咄咄怪事。”
其實,弘治皇帝并非是抬杠,他反而希望這世上真有三皇五帝的大治之世,因為至少這證明了,大治之世是存在的,既然古人們可以做到,自己就可以朝向那個目標努力。
他最害怕的是,倘若這五帝三皇神圣事,所騙的不過是無涯過客,才是真的令人可嘆啊。
眾臣們依舊不做聲。
好不容易,沈文作為翰林侍讀學士,頗有幾分沉不住氣,道:“圣人說這是存在的,想來一定存在的吧。大治之世若不在,那么這圣人之道又是從何而來呢?陛下,萬不可滋生此念啊。”
弘治皇帝反而曬然一笑,道:“可朕又有一個疑問,圣人之道早已傳播天下,可為何自孔子作春秋以來,天下從未有過大治之世,有的不過是天下興亡更替,百姓皆苦……”
“……”
沈文的感覺很糟糕,他甚至不想和弘治皇帝聊天了,換做別人,自己早就指著他的鼻子破口大罵妖言惑眾了。可他不敢指著弘治皇帝的鼻子,只好幽怨地看了弘治皇帝一眼,裝聾做啞起來。